网站首页  |  欢迎访问衡阳市中心医院官方网站 图书馆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为了“抗战老兵”的健康爱心接力

发布时间:2015年4月7日 预览:2696

为了“抗战老兵”的健康爱心接力
 
    3月26日上午约10点多钟,一位柱着拐杖无陪护的耄耋之年老人来到我院看门诊。据了解,老人名叫冯隽,他独自一人从江东乘座的士过来看病,身上还带着导尿袋。大厅总服务台的护士见此情景,急忙上前按照老人的述说帮老人填好预检分诊单,挂好号,导诊护士陈慧还主动为老人提供轮椅,推着老人到老年病科看病。覃春莲主任询问患者病情后,体格检查见老人双下肢浮肿明显,根据患者病情开出了血常规、肝功能、腹部彩超、心电图、小便、透视照片检查单。同时导诊护士陈慧将这一特殊情况及时地报告了门诊办公室,老人忘带任何联系记录,一时又想不起来,门诊支书看着老人身着的印有“抗战老兵”的特殊制服,顿时肃然起敬,他与导诊一道推着轮椅陪着老人开通绿色通道,不厌其烦地到多个诊室做检查,当做腹部彩超时,检查医师曾健看到他腹部有一大块旧伤疤痕,老人告诉我们这是他在抗日战争时所受的伤。
    来回检查已过中午1点多钟,门办李春梅主任闻讯后主动为老人买来饭菜,老人很受感动。等下午检验报告单出来显示老人肾功能不全,门诊二楼导诊护士唐璐联同一楼导诊护士陈慧送他到肾内科就诊,根据病情,并由门诊医师姚红为他开出了住院单,老人来时没做好住院的准备,护士唐璐又将老人送上的士,与司机交待清楚才放心回到工作岗位,3月27日老人又独自来到肾内科住院。
    3月26日中午时分在等检验报告单时,笔者仔细端详满头银发,脸色约显红润,“鹤发童颜”让已99岁的冯隽老人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年轻得多。
  他身着省里发的前后印有“抗战老兵”字样的冬装格外显目,能得到国家的认可,他常引以自豪溢于言表,全身干净利落,虽然拄着拐杖,但走路还比较稳健。
    饭后,笔者与老人闲谈起来,无需大声或重复,每句话老人都听得很明白,然后一字一句回答笔者的提问,谈吐之间感觉他思路清晰,经历不凡,他的状态完全颠覆了笔者和见过他的人对99岁高龄长者的印象。
    据冯隽老人说,他出生于1907年,衡阳人,早年加入国民党部队,就读于上海交大土木桥梁建筑专业,因为日冠入侵中国占领上海,他随迁入贵州后毕业,接着到云南,后深入缅甸参加指导修筑公路桥梁参加对日作战,并在国民党军队中担任过专职,先后养育两女一男,大女冯香元,现在衡阳县角山坪,小女冯春元,现在东阳渡272厂居住,她们都已80岁左右,其外孙(小女冯春元)的小孩陈中华现在272厂工作,现只与小女家有些来往,但对儿子避而不谈。冯老解放后因为历史原因一直置留在云南,多年饱受各种磨难,加入过民革,2006年89岁高龄才设法回到故乡落户衡阳。回衡后组织上对他给予了应有关怀,有低保费每月700元,享受居民医保,房地局还无偿给他安排了一套廉租房,他现住珠晖区工农村129排4号独居。统战部、老兵之家、居委会及慈善组织有时过年过节或病痛时给予慰问和资助,也有义工为他做点事。
    冯隽老人去年7、8、9月份和今年的元月份先后因高血压、冠心病、前列腺增生曾入住我院心血管内科和泌尿外科,老人住院无亲人照顾,无人送餐,大小便失禁,医护人员和卫生员不仅为他换洗,还免费为他送餐。他病情好转出院时保洁员还送他回家。老人将越来越失出自理能力,内心更呼唤亲情、爱心接力,今年正值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机,希望社会对过去保家卫国、浴血奋战的抗战老兵多给予一些关怀。
                                  
(张永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