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欢迎访问衡阳市中心医院官方网站 图书馆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走进西非(一)-----来塞总结

发布时间:2011年7月27日 预览:3445

走进西非(一)-----来塞总结

    转眼之间,来塞已有三个月了,在这短短的九十一个日日夜夜里,我由迷惑而迈向豁达,由陌生而转向熟悉,由疲劳而跨向泰然,由抽象而步入具体。

    当我乘着肯尼迪航班,飞行于蓝天白云之间,冲出亚洲之时,老实说,我的心依然是中国心,准确的说还留在衡阳。同事、好友送我时的依依惜别之情,院长、主任等送我们的殷殷期望之情,爱人、亲人送我的深深祝福之情,并没有因为地域的改变而丝毫模糊。但在我心里,却只有两个字,感谢,此时的分别有如一杆磅秤却称不出这两个字的重量。感谢同事们对我学习生活的关照,感谢领导们对我的谆谆教导,感谢亲人们和我的风雨同舟,感谢中心医院这块肥沃的土地,让我总能茁壮地成长。而这一切却离我越来越远了。
   
   当我们来到这个到处是低凹不平的公路,到处可见简陋的木房和泥土房时,当我们随时可能遇到找你要钱要药而又觉得理所当然的非洲朋友时,当我们随时都可能碰到停水停电没网络的麻烦时,当我们遇到讲着难懂的类似英语的克里奥语的黑人朋友时,当我们常遇到因没钱而分次拿药的病友时,当我们看到这些不喜欢用手肩携物却用头顶物的当地居民时,我们已从旅途中的恹恹入睡中清醒过来,我们已离开了祖国,走进了西非----塞拉利昂,这个在世界上最不适宜人居住的排行榜上高居第二的国家,所有这些已打破了我们的心理准备,然而开弓那有回头箭,我们不能也不容许退缩。黄志坚队长立刻组织了队委会,安排了工作,任我为翻译,并不停地鼓励我们。

   我们迅速调整心态,适应了八小时的时差,不断地结识新的朋友如大使馆、经商处、中资机构人士,不断地熟悉这迷宫般的道路,慢慢地我们用普拉多越野车征服了这错落有致的公路,我们学会了自己去运水,自己去发电,我们也开始用不太地道的英语去问“   What is your problem? Please !”,并且每天看将近百余病人,每天做约3台手术,我们也学会了为病人量体裁衣地发药,我们也开始了购物时头顶物品,我们甚至只用半天时间就把上一队的工作给接了过来,实现了两队之间的无缝连接。

    当我们衣着整齐地参加大使馆举办,经商处、塞国卫生部长、受援医院的院长参与的欢迎晚宴时,我们得到了他们的高度评价。我们不但承担着Kingharm Road Government Hospital 繁重的医疗任务,而且还为大使馆、经商处的工作人员及当地的华人同胞保驾护航,我们还积极地参加一些业余活动,曾在大使馆举办的乒乓球赛中获得第二名(黄队长获得冠军),在大使馆举办“永远跟党走”庆祝建党90周年歌咏比赛中,获得集体二等奖。我们还利用节假日去凯内马中国农场去义诊,深受当地百姓及农场欢迎。我也深受老党员黄队长影响,再次向党组织递交申请书并参加了大使馆经商处党组织生活,学习了胡总书记建党九十周年的讲话,并发表了自己的心得体会。我们也不忘去欣赏这气候宜人的异域风光----两次驱车去二道河,领略那排山倒海的波涛,闲步于绵长醉人的海滩,品尝着硕大鲜甜的芒果,饮着甜中带涩的椰子汁。慢慢地我就发现这个国家对我们不再陌生,慢慢地我就学会了去泰然而有序地处理我们面临的困难,慢慢地我就知道要想交一份满意的答卷,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

   路虽远,行则必至;事虽难,做则必成。三个月还只是援非的开始,然而,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余下的漫长的岁月,我相信会更加精彩!
 
                                  第十五批援塞拉利昂医疗队队员     彭孝清
                                                 2011年7月19日于弗里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