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欢迎访问衡阳市中心医院官方网站 图书馆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广东出现70例登革热患者

发布时间:2003年8月31日 预览:205819

2006年8月29日      潇湘晨报

    近期,我省邻近地区广东省已报告70例登革热患者,卫生部已要求广东省实施疫情“日报告”制度。其患者主要分布在广州、阳江两地。昨日,省卫生厅疾控处处长简学武接受记者专访时说:“我省目前还没有遭到登革热的入侵,但外出打工和旅游的市民要格外防护这种由蚊子传染的疾病。”

  简学武介绍,虽然登革热是传染能力很强的疾病,但到目前为止,全省还没有出现其进入的迹象,主要原因是登革热不会由人直接传染人,而是依靠一种名为花斑蚊的蚊子传播,这种蚊子一般生活在热带地区,我省地处温带,被感染的几率自然小得多。令人担忧的是邻省广东已有70例登革热患者,而广东省是我省居民出游、打工的主要去向,预防措施不可疏忽。

  省疾控中心专家介绍,登革热病人潜伏期的最后一天和发病后,病人血液中有较多登革热病毒,花斑蚊吸食这些病人的血液后,病毒就能在蚊子体内大量复制。

  登革热初发并不容易被察觉,症状和感冒相似,但不久后患者会发高烧,头部、眼睛、肌肉和关节等部位剧烈疼痛,继而全身起红色斑点,最后体温下降,甚至休克而死。由于没有特殊的预防药,防护只能针对病毒的载体伊蚊,所以市民在进入登革热流行区域时,应穿长袖衫及长裤,用驱蚊剂涂在身体外露部分,同时还要避免逗留在丛林地区,一旦出现身体不适,尽快前往医院,以便及早诊断及治疗。居民要注意卫生,加强灭蚊。  

  什么是登革热

  登革热是经花斑蚊传播、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登革热的临床症状为发病突然,体温迅速上升至39℃以上,并伴有剧烈头痛、背痛、肌肉和关节痛。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东南亚一带出现较传统登革热更为凶险的类型,称为登革出血热,死亡率高达5%-10%。患者还会出现休克,伴胃肠大出血,可于4-6小时内死亡。尽管一般登革热整个病程大致一个星期,但病后患者一般都会感到虚弱、

记者/作者:刘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