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通讯员 丁 玲 殷君发 本报记者 黄 洁
如果说医院的重症监护病房(ICU)是医院抢救危急重症的“主战场”, 那么ICU的医生无异于是这个战场的“守卫者”, 刘军是这个战场的“守卫者”之一。 24小时待命,随时准备与死神做斗争,是他的工作常态。
近期荣获2018年度“衡阳好医生”的刘军,系市中心医院ICU副主任(主持工作),副主任医师,一名70后的青年专家。
工作18年来,他凭借精湛的技术、日日夜夜的坚守和悉心的陪伴,多次组织重大突发事件的医疗救援,成功抢救重症哮喘、COPD呼吸衰竭、肺栓塞、休克、脓毒症、各种多发及复合创伤、多器官功能衰竭等急危重症患者数百例。他在衡阳医疗界备受瞩目,系湖南省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和衡阳市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被病人誉为“死神的狙击手”“ICU里的好医生”。
死神的狙击手,成功挽救我市首例禽流感患者性命
2017年春节前夕,衡阳市首例感染H7N9禽流感的患者收治于市中心医院,经省市二级CDC病毒核酸检测回报确诊重症H7N9禽流感。医院立即成立了以刘军等为首的治疗专家小组,由ICU、呼吸科等相关科室骨干医护人员组成,启动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根据国家卫计委颁布的H7N9人感染禽流感医院感染及控制技术指南,设立隔离病房,进行一系列规范系统的治疗。整个春节,刘军每天坚守在科室,随时观察病情变化。期间,刘军冒着被感染的风险,为患者做支气管镜治疗,在床边徒手成功置入鼻空肠管,严控亚低温治疗多脏器功能保护,开展俯卧位辅助通气治疗、机械辅助排痰、呼吸机序贯治疗等,监测每小时出入水量,以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即使在短暂回家休息的时间里,他也会每小时在微信工作群询问患者的各项监测指标,并做出微调方案。终于,在历时24个日日夜夜后,他和其他医护工作人员力挽狂澜地将患者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患者转入普通病房10日后,完全治愈出院,与患者密切接触的家属以及相关医护人员无一例感染。
这例抢救的成功,奠定了市中心医院ICU在衡阳市公共卫生事件救治工作上的重要地位,也消除了社会公众的一些顾虑,引起了国内多家新闻媒体的关注和报道。刘军本人在业内被广泛认可,并被媒体赞誉“576个小时的坚守,温暖了一座城市,创造了人间奇迹”。
家人般的陪伴,书写医者大爱
前不久,香港理工大学学生小段(化名)从学校放假回家,特意和家人一起来到医院感谢刘军的救命之恩,小段父亲对刘军感激地说:“小段是家中独子,您挽救了他的生命,就是挽救了我们整个家庭,您给我们带来了美好的希望。”
小段是刘军救治的患者。2016年春节期间,震惊衡阳的西合路特大交通事故致车内人员5死1伤,唯一幸存伤者小段,当时系重度颅脑外伤、肺挫伤、全身多处骨折。刘军接到值班医生的汇报后,立即赶往病房组织抢救,进行低温护脑、稳定骨折、控制出血、监测各项生命指标,并邀请相关科室专家进行多学科联合诊治,制定并根据病情实时调整治疗方案。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刘军常常以“大哥哥”的身份陪小段聊天,舒缓他的情绪,安抚他的心理。最终,患者无任何并发症,康复出院。
2017年8月,一位因车祸辗轧致全身严重多发伤患者收住ICU。患者虽然第一时间进行手术保住了生命,但是因患者失血过多仍昏迷不醒,情况不容乐观。而此时医院血库库存告急,刘军便紧急向市中心血站调配血液,求助紧急救援中心第一时间将血液送达医院。输入患者体内的成分血,为患者赢得了更大的生机。可是患者受损最严重的腿,仍然是没有恢复血运。刘军便通过多种保暖及物理治疗措施,床旁彩超实时监测血管情况,患者下肢皮温逐渐上升,动脉搏动也顺利恢复。面对患者的感染问题,他通过做血培养、分泌物培养、药物敏感试验,不断调整治疗方案,成功治愈患者。
在这例患者抢救中,刘军带领ICU医护团队奋战了2个多月,他每天最早来科室查看,组织会诊。历经大大小小的7次手术,最终为患者成功换来新生。在院期间,患者家属多次送来钱物表示感谢,都被他婉拒了。他说:“我是医生,救死扶伤、关爱病患是我的职责所在,不是为了得到你们的馈赠。你们的家庭也已经饱受煎熬,我现在唯一需要的就是你们的完全信任,才能让我毫无顾忌地进行各项治疗。”患者痊愈出院后,家属送来两面锦旗,感激地说:“衡阳市中心医院ICU团队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白衣天使无限爱心,不是家人胜似家人。”
有序的应急能力,凸显专业素养
2018年6月29日,发生了京港澳高速特大交通事故。其中3名重伤患者被120急送往市中心医院,医院立即开通绿色通道,将伤者以最快时间送达ICU病房。当时,3名患者中,一人系脑外伤,昏迷,生命体征不稳定,颅内血肿,随时会因为颅压增高而死亡;另外两人虽然意识清醒,但有一人系下肢粉碎性骨折,肌腱、血管、神经分离,仅仅一点皮肤组织未完全离断。医院立即成立抢救小组,刘军为抢救小组核心成员,积极联系并配合国家、省、市三级专家会诊,连夜制定诊疗方案,同时开展手术治疗,最小幅度创伤,最大程度稳定病情。经过精心治疗与护理,目前3名患者均已病情稳定,转入普通病房进行治疗。
“伤的如此之重,我们家属都没抱有什么希望。没想到,经过刘医生等医护人员的精心救治,竟能还给我们一个健康如常的家人。感谢所有的医护工作人员。”其中一名病人家属对刘军和其他科室的医生如是表达。
2014年,刘军调入ICU。四年来,市中心医院ICU在刘军的带领下,持续强化医疗质量,不断攻克医学难题,自觉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在对心跳呼吸骤停、多器官功能衰竭、休克、脓毒症、中毒及各大手术后等急危重症救治方面贡献突出,年均收治病人1600—1900例,抢救成功率93%,死亡率7%,病床使用率80—90%。
刘军常说:“生命担当必须倾情付出,丝毫不能懈怠。”在高强度高压力的工作中,他仍坚持学习,挤出时间去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南方医院、中山附一等外地多家医院学习先进理念和各项重症学科技术。
这些年,他多次获得医院十佳医生、先进工作者称号。作为医院外科一支部书记,今年,他和他所在党支部分别获得了2018年度优秀党员和优秀党支部的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