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衡阳晚报》 2018年04月02日
衡阳市中心医院肿内二区主任尹忠文:

对于罹患肿瘤的患者而言,有时打败他们的并不是病魔,而是在这场与死神的搏斗中早早地望风而降。来自医者的陪伴与鼓励,不仅是一种精神的慰藉,还是一种治疗手段。
有着27年肿瘤临床经验的衡阳市中心医院肿内二区的“当家人”尹忠文表示:患者渴求治疗和护理的同时,更需要的是理解与尊重、关怀与鼓励。这对于肿瘤患者尤甚。“所谓的人文关怀不是可有可无的‘看心情而定’,而是对医者责任和精神更明晰的解读!”尹忠文表示,人文关怀同样是一种有温度的治疗。
每次小龙(化名)来医院看望尹忠文,他总是开玩笑地对她说:“当时真该和你拍张照,让你看看在最无助的时候自己表现得有多棒!”
第一次见到小龙,她还只有18岁。
那是一个天气有些闷热的下午,像往常一样,病房里一片繁忙景象,医护人员不停地穿梭其中,治疗室、谈话室、办公室……等待办理出入院的患者和家属更是把护士站围得水泄不通。人群中,一个长发飘飘的少女吸引了尹忠文的目光。她紧紧地跟在父亲身后一言不发,安静、苍白、瘦弱,脸上带着淡淡的忧愁,仿佛这里的一切都与她无关。
轮到小女孩时,入院、采血、检查,整个过程她都是一脸漠然。与她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个跑得满头大汗、面对女儿时小心翼翼生怕说错话的爸爸。
女孩叫小龙,正值花季,因颈部长了一颗鸟蛋大小的肿块,伴有涕血,来到科室就诊。仔细查看了小龙的检查报告,结合症状,尹忠文判断十有八九是鼻咽癌,需要立即住院治疗。
一听到要住院,还得住在肿瘤科,她的神色刹那间暗了下来,不再说话。
随后在等待活检结果的四天里,每次查房,尹忠文注意到,小龙总是面无表情地拿被子半掩着脸,依旧一句话也不愿意说,仿佛对周围这一切充满了敌意。
第五天,检查结果出来了。当被告知确诊为鼻咽癌后,小龙父亲,一个身高一米八多的魁梧汉子,眼泪夺眶而出,整个人愣住了。
尹忠文安抚好父亲的情绪后,发现还有一个大问题没有解决。怎样让孩子配合治疗,又不让她受到太大的刺激?理了理思路,尹忠文来到了小龙的病床,温和地说道:“小龙同学,你的检查结果出来了……”还没等他说完,小龙猛地一下从床上坐起来,问道:“我是不是得了癌?”
见她终于打破了之前的沉默,愿意主动交流了,尹忠文心中一喜,说道:“别担心,你鼻子里长了一个瘤子,但不是癌。肿瘤也有良恶之分,你的是良性的,是可以治好的,而且还不需要开刀。要知道开刀可是会在你脸上留下疤痕,影响你的美。我们这里有先进的设备,每天只要几十分钟扫描一下,不疼也不痒,就可以把你的病治好。治好后,你就是一个正常人,可以继续读书、结婚生子,享受美好生活。”
听完此番话后,小龙紧张的情绪好了许多,神色舒缓了不少,“医生,我相信你,我愿意积极配合治疗。”她说道。
医患之间的信任由此建立起来。接下来尹忠文亲自带小龙做面膜固定、CT扫描定位、计划设计、摆位治疗。在此过程中,他还拿出了“讲课”的架势,将每一步工作的过程和原理都与其耐心地解释、讲解,宛如小龙是他的“徒弟”医生。良好的沟通,让治疗顺利进行。
此后,经过两个月的放疗,小龙颈部的肿块、鼻咽部肿瘤已完全消失。为了巩固疗效,她自觉地接受了四个疗程的化疗,期间没有脱发也没有口干、呕吐等症状。漫长的半年时间,在尹忠文的陪伴下,小龙全力以赴与疾病“搏斗”。
后来,小龙便是每年过来复查一次。除了聊病情以及相关注意事项,小龙也总不忘和尹忠文分享起自己生活的点点滴滴。如今,当初那个倔强的小龙同学已经为人妻、为人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