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主罗先生领回回遗失财物
衡阳中心医院的失物认领登记本
正当,衡山村官“耶鲁哥”秦玥飞、“草根英雄”蒋传春,分别成为“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中国网事 感动2016”年度网络人物时而传遍大江南北、家喻户晓。2月25日,衡阳市中心医院门诊部工作人员像往常一样人来人往,接待着前来检查的病人……
“感谢市中心医院的好医生,帮助我找回了看病钱”。2月25日下午,当市中心医院门诊部办公室主任李春梅将医院门诊儿科副主任医师王有元拾到的装有看病钱的钱包交给失主的时候,失主罗先生感动得连声道谢。
事情经过是这样的:当天,罗先生一家五口带着3岁的外孙来到市中心医院儿科就诊,值班接诊的王有元副主任医师像往常一样在处理好这个小孩的病情后又忙着照顾别的患儿了。待下班时,发现诊疗台上有一个塑料袋,打开一看,是一大叠钱和一张诊疗发票。他连忙将这个塑料袋交给了门诊部办公室,两位工作人员在清点好现金后,认真对照发票上的名字并查找了患儿家长的电话号码,联系上已经离开医院的罗先生,急得六神无主的罗先生闻讯驱车赶到医院,于是有了本文开头的一幕。
事后,笔者了解到,市中心医院门诊部有一本专门用于登记病人丢失财物的登记簿《门诊病人财物丢失认领登记本》,上面记载的都是病人遗落在医院门诊的现金、银行卡、身份证、手机等等,这些均被医院工作人员捡到后主动交到门诊办,由门诊办工作人员想方设法退还给失主。多年来,门诊部要求凡是工作人员捡到病人遗失物品时,主动交到门诊办公室,由办公室负责人核实联系并退还。一名工作人员说到,拾金不昧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医护人员本就更应该要为病人、为患者家属着想,帮助他们解决燃眉之急。几年来,工作人员在潜移默化中不断传承着这种制度,多年如一日为失主找回遗失财物。目前,像这种拾金不昧的好风尚在市中心医院已形成了一种风气,彰显着社会正能量。
小小的登记簿,折射出大大的正能量,体现了医院人员应有的素养,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这种急他人之所急、想他人之所想的高尚品德及贵单位培养拾金不昧、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值得大家看齐学习。
(来源:2017年3月13日 《衡阳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