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欢迎访问衡阳市中心医院官方网站 图书馆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治好了困扰患者多年的“心病”

发布时间:2016年4月20日 预览:2346

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引进Carto系统定位,进行室早射频消融术
  治好了困扰患者多年的“心病”

赵庆禧在手术室


  据不完全统计,在40岁以上的人群中,每4人会有1人可能身患房颤。我国的房颤患者多达上千万人。房颤可以引起心悸、胸闷等不适症状,如房颤持续时间较长,还会引起患者心脏扩大、心功能不全、血栓栓塞,致残率非常高。

  3月20日,贺大爷因反复胸闷、气促、心悸,被送进市中心医院,经诊断为心律失常:频发室早、阵发性室速,如不及时治疗可能诱发室速及室颤,危及生命。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赵庆禧用Carto系统定位,进行室早射频消融术,手术持续约1小时,便成功破坏心脏内异常兴奋点,患者症状明显缓解。

  “室早是心室内有异常兴奋点在无序地放电,导致心脏不规律地跳动,频发室早、室速可能引发心动过速型心肌病,影响心功能。”赵庆禧介绍,这可能诱发室速及室颤,危及生命。

  去年11月,65岁的王大爷出现心悸、胸闷、气促,曾到市中心医院和其他医院多次就诊,被诊断为“阵发性房颤”,虽经过积极的药物治疗,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但阵发性房颤仍经常复发。听说射频消融术能根治房颤,治愈率高达80% ,王大爷办理了住院手续,希望尽早根治多年的顽疾。

  赵庆禧给王大爷作全面检查后,确定他符合手术条件,并于11月25日为其进行心脏房颤射频消融术。手术持续了2 小时,经心电图显示房颤已消除。术后患者未再发作,彻底摆脱了多年疾病的困扰。

  赵庆禧告诉记者,过去,房颤治疗仅仅依靠药物,副作用较大,病人难以耐受,而且维持正常心律的比例非常低(30%左右)。随着心律失常导管消融技术的飞速发展,房颤的射频消融术也日趋成熟,开始成为部分房颤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法。

  赵庆禧称,传统的标测系统由于对消融部位和消融终点的判断存在一定的主观性,且对术中无心律失常发作的患者难以顺利手术。近年来,一种新的三维立体标测定位技术,即 Carto系统指导下的肺静脉隔离治疗房颤,显著提高了治疗房颤的成功率。Carto系统的原理就像全球定位系统(GPS)能准确定位一架飞机一样,它应用磁场发生器,通过感知专用导管中的磁感应线圈,实时重建心脏三维解剖结构,准确定位我们手术需要的部位。

  “它的精确性非常高,尤其适用于各种复杂的心律失常的手术治疗。”赵庆禧介绍说,它可以大大减少患者手术中X线曝光时间,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射频消融放电的次数,减轻患者疼痛,大大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与成功率,更可避免因疾病所需长期服药的不便及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来源:2016年4月18日《衡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