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120急救中心接到同一电话号码拨打数次,每次只响一声就挂断,为排除此号码是否为急救报警,接线员及时进行电话回访,确认该电话是急救报警后,成功给予医疗救治。事后查明,拨打电话者是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奶奶,电话接通后,她听到“您好120”的电脑语音提示后就误以为电话未接通,于是就挂断了,反反复复,致使自己一直没有成功拨通。
市120急救中心中心医院本部伍新桥医生提醒市民,拨打急救电话时不要慌张,做到以下几点:说清病人情况、描述患者什么伤病、何时出现伤病、现场地址、现场如何急救、电话号码、让120先挂断电话。
电话中要说些什么?
伍新桥说,情急之下,很多病患及其亲属无法在电话里说清求救所需信息。对此,伍新桥说,拨打急救电话时一定要平复好心情,镇定地向接线员表述清楚,才能够使医疗队伍更快地找到地点,赢得最佳抢救时间。正确的拨打急救电话首先要求语言精练、准确,更重要的是,一定要讲清楚,无关的话不讲,以免耽误宝贵的时间。
伍新桥为市民总结了拨打急救电话时要讲清楚的几点信息:受伤类型、伤势或发病的主要表现;事故或发病的具体地点,最好精确到区、路、单元、户,若有家属在,一定要让其下楼接车,并说明接车地点以及附近明显的标志物,以便引导救护车的出入;病人的性别、年龄、既往病史,以供医务人员对患者的病情进行预判。更重要的是,在拨打完急救电话后,一定要保持手机通畅,以便医务人员进行回访。此外,一定要让120先挂机,以保证接线员已完整了解了他们所需要的患者的信息。
10月14日晚上,一位南岳的女孩拨打急救电话称自己男朋友在衡阳九角巷的租房内烧炭自杀,她提供的男朋友的联系电话一直无人接听。但由于其不在本地,也说不清具体地址,急救队伍只得根据她的电话实时通话,根据她的“导航”,急救队伍确实找到了一间出租房,房门紧闭,无人开门。于是,来自110急救中心的民警开锁破开门,房间内滚滚浓烟冒出,一名男性倒在地上,昏迷不醒,命悬一线。急救人员马上打开窗户通风,并为其实行抢救,成功挽救其性命。
“120与119、110属联动机制,互相协作,以全面地保障我市市民的生命、健康、安全,110可核实患者身份证,并锁定所在区域,以便及时找到患者。”伍新桥如是说。
挂掉电话仍不能放轻松
当急救电话被受理后,很多患者及其亲属就以为放轻松等待救援就好了,其实,挂断电话后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做。俗话说“等救不如自救”。伍新桥建议患者亲属不要擅自盲目地进行急救工作。一般地,接线员会根据患者的情况指导患者或亲属一些自救与急救措施。
对于昏迷、呕吐的患者,其亲属应当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让其头部侧向一边,以保持呼吸通畅,防止窒息死亡;如果是有外伤致大量出血,应当用宽边的绳子替代止血带,在出血处上方系紧,以尽快止血,如果止血效果不佳的话可以在靠近心脏端再系紧一根绳;如果出现了煤气、天然气中毒等事件,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开窗通风,尽量使病患远离现场;出现了烫伤的情况,要暴露烫伤部位,使用干净冷水迅速冲洗降温,降低损害。
急救电话一旦受理,救护车便马上出发,这意味着,挂断电话后,救护车已经在来的路上了。因此,亲属需要马上到达与接线员约定的地点,引导救护车。如果是深夜电梯会停运的楼房,等待期间应先与物业沟通好,让他们把电梯打开;若是走楼梯,则应尽量清理楼道、走廊,移除影响搬运病人的杂物,方便担架快速通行。
哪些情况可以拨打急救电话?
大病、小病,严重与否,只要生病了就拨打急救电话,而这样极大地占用了有限的医疗资源,往往使得真正需要急救的人等待多时,延误抢救时间。
7月,急救中心就接到这样一通电话,一位老人一直不断重复着“救命啊”的哀声呼唤,最后,急救中心出动了大量医疗力量找到其家中,发现其仅仅是牙疼。更有甚者,因为自己的一时无聊就拿急救电话当“恶作剧”。9月3日,举国上下共同欢庆阅兵盛事的情况下,由110急救中心转来的呼救电话称自己家住中天新城旁的楼房内,一家六口在家全部煤气中毒了,于是,120联合110急救中心马上电话追踪,120出动大量医务人员,到达现场后找不到病人,经现场的公安人员详细排查,确认为“假警”,严重妨碍了公安机关和急救中心正常的工作秩序。最终,涉嫌报“假警”的人被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拘留的治安行政处罚。
在此,伍新桥告诉记者,在这些出“假警”和跑空车等无效来电的背后,很多患者就面临着持续地等待,而一旦错过最佳就医时间,可能就是一条生命的湮灭。因此,他建议市民合理使用120急救电话,生病、受外伤、车祸、中毒的患者立即拨打急救电话,而因争吵等原因造成皮肤擦伤类的轻伤患者尽量不要拨打急救电话,以免危重病患者在系统排序中等待过久,耽误治疗。
(来源:2015年10月27日 《衡阳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