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欢迎访问衡阳市中心医院官方网站 图书馆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问诊到疗心,消化道诊疗路上的温暖追光者——记衡阳市中心医院十佳青年医生廖辉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23日 16:25:45 预览:637

衡阳晚报全媒体记者 邓定蓉

 

清晨,衡阳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病房内,主任医师廖辉身着白大褂开始查房。爷爷,今天感觉怎么样?昨晚胃还胀吗?走到3床患者床边,她轻声询问。这样的场景每日上演,从问询病情、查看伤口到叮嘱饮食,她的一举一动都满含对患者的牵挂。

wps38.jpg 

2008年,廖辉从南华大学临床系毕业,积累临床经验后,考入广西医科大学攻读消化内科硕士。2012年研究生毕业,她回到衡阳,扎根衡阳市中心医院临床一线多年来,她在消化道疾病诊疗领域不断深耕,用精湛医术为患者驱散病痛阴霾,先后斩获医院爱岗奉献模范科普视频比赛一等奖优秀带教老师”“十佳青年医生等荣誉同时,她还扛起内科基地教学秘书、衡阳市消化内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秘书的重任,在临床、教学、质控领域,交出了一份满是温度与力量的亮眼答卷。

守初心精医术:铺就追光医者成长路

廖辉与消化内科的缘分,源于难忘的家庭经历。年少时,家人常受消化系统疾病困扰,父亲曾因反复消化道出血险些穿孔,刚上大学时,弟弟又突发十二指肠溃疡并出血,这深深触动了身为医学生的她。与弟弟的主管医生交流中,她首次真切认识到消化内科诊疗的重要性,在心中种下守护消化道健康的种子。

真正让她坚定职业方向的,是实习期间的一次生死救援。当时,一位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生命垂危,众人束手无策之际,医生通过胃镜下钛夹止血手术,成功将患者从死亡边缘拉回。那种用技术挽救生命的成就感,让我瞬间明白自己想做什么。廖辉回忆道。自此,她立志成为一名消化内科医生,为患者减轻消化道疾病的痛苦。

wps39.jpg 

从业初期,技术的局限曾让廖辉深感挫败。但她并未退缩,反而决心钻研创新。为突破技术瓶颈,她踏上学习实践革新的攻坚之路。学习上,她定期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培训课程,紧跟诊疗指南更新;为接触先进技术,她前往湘雅二医院进修高级内镜技术。临床实践中,她秉持谨慎创新原则,先通过模拟训练掌握技术适应证,再为合适患者开展治疗,术后还带领团队复盘总结。

如今,在团队努力下,衡阳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已成功开展肝穿刺、内镜下套扎和组织胶注射、TIPS 手术、人工肝、超声胃镜下胰腺肿物穿刺、ESD等多项先进技术,患者诊断率和救治率大幅提升。看到曾经无法诊治的患者在这里康复,所有的辛苦都值得。廖辉笑着说,而那些见证过的患者苦楚,也让她始终保有同理心,不断寻求更加高效、微创、人性化的治疗方法。

廖辉是科室发展不可或缺的核心力量,是最靠谱的左膀右臂提起廖辉,院消化内科中心主任、主任医师桂若虎毫不掩饰赞赏,从技术攻坚到科室教学,从疑难病例会诊到医疗质量控制,她总能扛起责任、主动担当。不管是推动新技术落地,还是带教年轻医生,她都尽心尽力,为科室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四步法、破难题:打造疑难诊疗金钥匙

长期临床实践中,面对症状交织、病因难辨的复杂疑难病例,廖辉不依赖单一经验,总结出四步法诊疗思路,如同为患者拨开病情迷雾的指南针,多次打破诊疗僵局,成为科室破解疑难病例的金钥匙

wps40.png 

第一步:以问诊+查体筑牢诊断根基。在廖辉看来,详尽的病史采集与细致的体格检查,是所有诊断的起点,任何被忽略的细节都可能藏着病因的密码。她曾接诊一位持续消瘦、发热的患者,常规抗感染治疗多日无效,患者和家属的焦虑日益加重。廖辉没有急于调整用药,而是坐在患者身边耐心引导,从日常饮食到生活场景逐一提及,最终捕捉到帮人养羊这一关键信息——正是这一容易被忽略的生活细节,让她联想到布氏杆菌病(俗称懒汉病),经针对性检查后确诊,对症治疗仅数日,患者症状便明显好转。

第二步:以有序检查精准锁定病因。不同于大包围式的盲目检查,廖辉始终遵循从无创到有创、从常规到特殊的原则,既为患者减轻经济与身体负担,又通过层层排查缩小病因范围。

wps41.jpg 

第三步:以“MDT协作打破学科壁垒。现代医学分科日益精细,单一科室难以应对跨系统的复杂病例,廖辉深谙众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每当遇到诊疗难题,总会第一时间启动多学科协作(MDT)。曾有一位甲亢合并肝功能衰竭的患者,陷入甲亢致肝损抗甲亢药致肝损的两难境地,无法确定治疗优先级。廖辉立即启动 MDT,邀请影像科、病理科、乳甲外科、内分泌科等科室高级职称医生共同会诊,最终确定行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肝功能衰竭,同时使用抗甲亢药物的方案,患者不仅顺利度过肝功能衰竭危机,甲亢也得到有效控制,预后良好。

第四步:以动态随访等待真相浮现。对于症状不典型、诊断存疑的病例,她从不会急于下结论,而是给予患者足够的观察周期,通过密切随访捕捉病情变化。

廖辉常说:当医生需要充分的细心、耐心和坚韧,对疑难病例,要从常见病到罕见病逐个排查,也要学会让子弹飞一会儿,真相终会水落石出。这套凝结着她多年临床经验的诊疗思路,不仅让疑难病例的诊断更具系统性,更饱含着她对患者生命健康的敬畏与负责。

胃肠心病调配情绪康复良药

廖辉介绍,消化系统是情绪的第二大脑,消化道疾病与焦虑、抑郁状态如同双生姐妹”——许多消化道疾病患者会逐渐出现焦虑、抑郁情绪,而焦虑、抑郁患者也常表现出腹胀、腹痛、腹泻等消化道不适。因此,在治疗患者身体疾病的同时,她格外重视心理疏导,用情绪良药帮助患者全面康复。

她曾接诊一位因焦虑四处求医的患者,对方在长沙、广州等地检查,未发现严重器质性问题,但吃不下、睡不着,体重骤降,白细胞、血小板异常,还总觉胸闷。此前有医生建议服用安眠药,患者因担心依赖不敢尝试,陷入越焦虑越失眠,越失眠越焦虑的恶性循环。

了解情况后,廖辉先为患者完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排除冠心病风险,随后耐心解释:机器工作久了要休息,身体也一样。睡不着时吃改善睡眠的药,就像饿了吃饭、渴了喝水,是正常需求。安眠药在医生指导下控制剂量就很安全,它和高血压药、糖尿病药一样,是纠正身体功能紊乱的工具,别再背负得了不治之症的心理包袱。

在廖辉的疏导下,患者终于放下顾虑,开始规律服药,配合心理调节后,睡眠和消化道症状逐渐改善,身体也慢慢恢复健康。治疗消化道疾病,既要治胃,也要治心廖辉说,这是她从医多年的深刻感悟,也是她始终坚持的诊疗理念。

从清晨病房里的轻声问询,到手术台上的精准操作;从破解疑难病例的四步法,到兼顾身心的情绪良药,廖辉以初心为灯,以医术为刃,不仅是技术革新的推动者、年轻医生的引路人,更是患者心中的定心丸。未来,这位追光医者将继续带着对医学的敬畏与对患者的牵挂,在守护消化道健康的道路上坚定前行,让仁心与精术的光芒,照亮更多患者的康复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