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衡阳市中心医院普外科、肝胆外科主任李珍发
近日,记者在衡阳市中心医院肝胆外科采访时看见这样一幕:一位40多岁的妇女侧坐在病床上,默默的留着眼泪为床上的人擦拭双手,病人精神尚好,只是腹部插了根管子,全身瘦得让人心疼。
据了解,病床上躺着的是她的丈夫,今年8月与几个朋友吃夜宵后,感觉腹痛,当时没有注意,以为是吃错东西。接下来的几天疼痛难忍,反复发烧、呕吐、无尿、呼吸困难,到衡阳某医院检查是急性重症胰腺炎,已经出现肺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等多器官功能衰竭的表现,随时会有生命危险。经过抢救,病情逐渐稳定。治疗了近2个月,感染没有得到控制,后转至衡阳市中心医院治疗。市中心医院普外科、肝胆外科主任李珍发了解病情后,为患者进行手术清除胰腺周围残余脓肿和营养治疗,感染得到有效控制。
胰腺炎, 预防治疗相结合
李珍发告诉记者,胰腺炎是一种可以累积全身各个脏器的疾病。主要的致病因素是酗酒、高脂饮食、暴饮暴食、饮食不规律。症状以左上腹剧烈疼痛为主,常伴有恶心、呕吐、低烧,最严重可能引起休克、血压低、多器官功能衰竭。
胰腺炎重在早期诊断,实施有效干预措施,早期识别脏器功能损害,有效防治并发症。如果出现疑似胰腺炎的症状,要尽早去医院接受针对性治疗,才能有很好的预后。
当患上胰腺炎,去除病因和避免诱因外,还要做到饮食有度,防止暴饮暴食,这对预防胰腺炎非常重要。同时,老年人饮食宜清淡,少食辛辣食物,以防肠胃积热引起本病。积极防治胆系疾病(胆囊炎、胆囊胆管结石)是预防老年人慢性胰腺炎的重要措施。
此外,与本病发病有关的疾病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高脂血症等也必须积极防治。酒精中毒是慢性胰腺炎的重要发病原因之一,应养成不酗酒或少饮酒的良好习惯。慢性胰腺炎患者,必须彻底戒酒。
“三镜联合”,保胆取石
在与李珍发交谈的过程中,记者了解到,肝内外胆管结石病是我国较常见的多发病,因其病变广泛、病情复杂、并发症发生率高、术后残留结石或复发率高为特点而成为难治性胆道疾病。
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衡阳市中心医院肝胆外科运用“三镜”(腹腔镜、胆道镜及十二指肠镜)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满足了人们对手术“微创化”的要求。
80岁的刘奶奶,患胆管结石、糖尿病、高血压多种疾病,因年龄较大,一直没有考虑手术。近一年来,腹痛、发热反复发作,到市中心医院治疗,李珍发选择ERCP,术后,黄疸消退、结石取出,老人高高兴兴出院,逢人就说:“李主任的技术就是好,石头终于出来了!”
据了解,微创外科手术创伤小、痛苦小、恢复快,患者住院时间短,术后美容效果好,盆腔组织粘连少,手术评估安全性也较传统手术方式明显要高。
家住祁东的刘师傅,17年前做过一次胆道手术,近期腹痛发作,经检查为胆管结石,而且数量较多。李珍发为其行腹腔镜取石手术,手术约3个小时,胆管结石全部取出。第二日,刘师傅便可以自行下床走动。
李珍发说,胆道镜取石一般多用于胆道术后残留结石,且胆道引流管尚未拔出的病人,通过引流管窦道,利用胆道镜可以将肝胆管、胆总管内的残留结石取尽,成为术后取石的保护伞。此外,胆道镜可以在腹腔镜、开腹胆道手术等过程中检查胆管、协助取石,是目前胆道外科必不可少的检测手段。
6月份,60多岁的刘师傅在两个月前进行了取石手术,这次复查时发现胆道内仍然有结石残留。李珍发采取胆道镜取石,约两个小时,共取出大小不等200颗结石。刘师傅看着手术盘中的结石说:“天啊,这么多的石头!感谢李主任帮我把石头都取出来。”
(来源:《衡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