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谭倩 衡阳报道
在衡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二区,有这样一位护士,她以叙事护理为灯塔,为患者在生命的暗夜中指引方向,她就是谭晴。十二年的护理生涯,让她深刻体会到,白衣不仅是抵御病魔的战袍,更是暗夜里给予患者温暖的烛光。
今年,是谭晴在衡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工作的第十二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叙事护理的理念如同一束光,照亮了她的护理之路。她开始意识到,护理不仅仅是技术的施展,更是对患者故事的倾听与理解。从此,谭晴成为了生命长夜的提灯人,用叙事护理温暖每一个需要关怀的心灵。
袁叔叔,一位62岁的退休工人,因多次脑梗死入住神经内科。入院时,他左手挛缩、左脚拖地而行,情绪低落,对治疗失去信心。谭晴在查房时注意到了袁叔叔的沉默与绝望,她没有急于用医学术语解释病情,而是俯下身,轻声问道:“袁叔叔,您还记得我吗?之前您还说要带我去看百年古茶树呢!”这句话,如同春风化雨,唤醒了袁叔叔心中的一丝温暖。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谭晴利用治疗间隙,与袁叔叔进行深入的交流。她倾听袁叔叔讲述年轻时的往事,记录他与病魔“谈判”的日记。在治疗车旁,这个小小的空间成了他们共同的叙事天地。通过倾听与共情,谭晴帮助袁叔叔逐渐找回了面对疾病的勇气与信心。
在谭晴的鼓励与陪伴下,袁叔叔开始积极配合治疗。他从最初的抗拒到后来的主动参与康复训练,每一次进步都凝聚着汗水与努力。谭晴也总是适时地给予肯定与鼓励:“袁叔叔,越来越棒了哈!”在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袁叔叔的身体状况逐渐好转,生活自理能力也在逐步恢复。
出院那天,春意盎然。袁叔叔指着窗外河边的大树,激动地说:“小谭,你看,树上的那片新叶,像不像战胜沼泽的旗帜!”这句话,不仅是对自己康复的庆祝,更是对生命不屈不挠精神的颂歌。
谭晴的叙事护理实践,不仅帮助袁叔叔重燃了生命之光,也让她重新定义了护理的维度。她深刻体会到,当倾听成为良药,当共情化作桥梁,每个护理人都能成为生命的叙事治疗师。在神经内科这个充满挑战与希望的科室里,谭晴用叙事护理照亮了患者的心灵之路,让爱与希望在病房里传递。
值此护士节之际,谭晴的故事如同一束光,照亮了护理行业的温暖与力量。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叙事护理的真谛,成为了生命长夜中那盏最亮的提灯人。
链接:https://moment.rednet.cn/nograb/646949/56/149486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