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欢迎访问衡阳市中心医院官方网站 图书馆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胸外科体外循环手术又上新台阶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20日 预览:2543

   10月21日,星期一,又是一个星期中最忙的一天,从早上开始就陆续有病人出院和入院。上午10点,一个年轻的妈妈抱着一个看上去半岁的婴儿来到了护士站,伸手递给我入院通知单。我接过来一看:晨曦,先心病,1岁8个月。这已经是我们这个月接收的第10位先心病患儿。为患儿安排好了床位,帮患儿称了体重(7kg)、量了身高(70cm),1岁8个月的晨曦体重和身高只相当于一个正常6个月的婴儿。这是我到胸外科以来见过的体重最轻的患儿。当时心里想,这么小的小孩术后护理得多难啊,根本无法沟通,在入院评估时,从晨曦妈妈口中得知,晨曦出生时在医院体检发现心脏杂音,医生告诉她说小孩可能有心脏病,要她带到大医院做详细检查,但她没去。这一年多里,她发现女儿平常很容易感冒,吃的也少,个子也比同龄人矮很多,体力也比较差。今年5月,她带着女儿去湘雅医院做了心脏彩超,诊断为先心病,医生建议手术治疗。预计手术费可达5万元。10月初,我科廖金文主任下乡去普查告知她家人我们医院可以免费做先心病手术,就马上带着女儿来了。
    入院后,廖主任给晨曦做了详细的体格检查,心脏彩超显示: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大室缺),重度肺动脉高压。患儿其他生化指标和特检符合手术要求,但是患儿体重轻、年龄小,重度肺动脉高压,手术耐受性会比较差,麻醉及手术风险会很大,术后易出现并发症,术后护理难度也很大。可如果推迟手术,随着年龄的增大,心肺功能受损会逐渐加重。廖主任向家属详细解释了手术的必要性和风险性,家属再三考虑,决定手术。
    针对患儿的实际情况,心胸外科专家黄志坚副院长、廖金文主任、廖承辉副主任及科室全体人员、体外循环组及麻醉科、ICU、手术室进行了术前讨论,评估手术风险,制定了详细的手术计划,做好了充分的术前准备。10月25日,患者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了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手术顺利,患儿术后病情稳定。第2日从ICU转回病房,主任和主治医师详细地查看了病人,拟定了后续治疗计划。护士长带领我们给小晨曦拍背,帮助她咳嗽、排痰,每天亲自到病房给她喂东西吃。小家伙从最开始一看到我们就哭,到现在愿意和我们一起做游戏了,变化挺大的。经过一个多星期的治疗和护理,患儿没有出现任何并发症,顺利的出院了。
    这是我科实施的第一例体重低于7kg的先心病手术,在衡阳地区也是首例,到目前为止,我科已实施了体重10kg以下的小儿心脏手术8例,打破了我院心脏手术体重必须大于10kg的陈规,这也表示我科在小儿心脏手术方面又上了一个台阶。
   

    我国每年大约10万先心病儿出生,在先心病发病中,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狭窄是最常见的。尽管大部分小儿先心病可以通过手术根治,但是由于一些患儿家属缺乏基本医疗常识,没及时就诊以至于病情受到延误,失去了最佳手术时机。还有一部分贫困家庭的孩子因为高额的手术费而得不到治疗。小晨曦是这些不幸的患儿中幸运的一个,她得到了免费的及时的手术治疗。(凡参加了新农合的0—14岁的儿童先心病全免费治疗)

                                                           ( 胸外科  谭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