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欢迎访问衡阳市中心医院官方网站 图书馆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心肌梗死引发心室破裂,衡阳市中心医院妙手“补心”再创生命奇迹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29日 11:39:24 预览:2872

红网时刻衡阳12月26日讯(通讯员 许欣)近日,衡阳市中心医院心胸外科成功抢救一例急性心梗后左心室破裂患者,第一时间修补破裂的心脏,将患者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创造了生命的奇迹。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现已顺利出院。

42岁的莫先生突然感到胸口疼痛,很快就出了一身的冷汗、恶心呕吐。莫先生意识到问题不妙,赶紧与家人一同乘车到衡阳市中心医院急诊医学科。急诊医学科接诊患者后,见患者烦躁并伴有大汗、心率过快等体征,血压也呈“过山车”式下降。很快患者意识模糊,命悬一线。在心脏超声检查中,发现心脏破裂,心包积血。急诊医学科医护人员立即开通绿色通道,一边开展抗休克治疗,一边紧急通知心胸外科专家会诊。心胸外科主任廖金文到达现场后检查发现,患者急性心包压塞,存在大量心包积血,生命危在旦夕,需马上开胸手术,否则患者随时会因心包积血和循环衰竭引起呼吸心跳骤停。

麻醉科、手术室、输血科等科室同时联动,以最短的时间完成各项术前准备工作。抢救药品、麻醉药品、体外循环机安装、自体血回输机安装、除颤仪、变温毯、心脏补片、各种缝线等抢救用物迅速准备好。一场惊心动魄的手术开始了。

心胸外科主任廖金文带着医师许欣、李云荣为患者手术,术中观察到患者心包高度膨胀,心脏呈蠕动状态。医生立即切开心包,见心脏压塞严重,有大量的心包积血,予以清除血块,心脏压迫解除,心脏复跳,此时左心室侧壁破口大量血液喷出,破口周围约1.5*3cm暗红色心肌坏死区。廖金文立即用手堵住破口,迅速建立体外循环。心肌梗死并左心室侧壁破裂穿孔,摆在手术医生面前的最大难题是心室破口缝合。心肌梗死后透壁性心肌坏死,坏死的心肌组织如同豆腐渣一样几乎无法缝合,又加上该例患者心肌坏死的范围大,手术医生采用了连续缝合法加三明治法修补破口,最终将破口缝合,反复检查未再见出血,大家都稍微松了一口气。手术在四小时后,顺利完成。

科普知识:

心脏破裂是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灾难性并发症,其发生率为1%-2%。心脏破裂包括心室游离壁破裂、室间隔破裂、乳头肌断裂和假性室壁瘤。心室游离壁破裂是最常见的类型,约占心脏破裂的2/3,多发生在AMI后1-5d内。国内的回顾性研究显示,心脏破裂患者60天内死亡率高达67%。左心室游离壁破裂患者在其中死亡率首屈一指,高达100%。尽管近年来AMI的治疗手段日益先进,AMI的病死率由30%降到5%,但心脏破裂的救治仍是内外科一个棘手的问题。

心脏破裂的发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1.高龄;2.首次急性心肌梗死(往往无侧枝循环);3.大面积心肌梗死;4.部分患者破裂前存在情绪激动、紧张、反复胸闷胸痛、恶性心律失常、急性心衰、用力大便等。

紧急手术治疗可改善心室游离壁破裂的临床预后。然而,心室游离壁破裂手术治疗也面临极大困难:

(1)大多数患者无手术治疗的机会。70%的心室游离壁破裂患者为猝死,无手术治疗的时间窗。因缺乏快速准确的诊断方法,部分患者未能及时明确诊断,错过手术时机。

(2)手术风险高、难度大,术后死亡率高。一项单中心观察研究结果显示,心室游离壁破裂患者行紧急手术治疗后,院内死亡率仍高达33.3%。

由于心脏破裂起自心肌梗死,故这在预防这一块目前多数文献多从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和护理角度进行论述。具体措施如下:

(1)对梗死后反复心绞痛患者,在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情况下,宜早期开通罪犯血管;

(2)对于AMI患者应严格控制血压;

(3)早期绝对卧床,避免活动及用力;

(4)加强镇静止痛,避免精神刺激;

(5)加强护理,大小便时尤应高度警惕,备用润肠通便药物;

(6)慎用洋地黄等正性肌力药,β-受体阻滞剂AECI/ARB类药物,可帮助降低心脏破裂风险,可作为预防性使用。

衡阳市中心医院心胸外科创立于1983年,是湘南地区最早建立的专科。科室现有医务人员18人,其中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2名,高年资主治医师2名,体外循环师4名。能常规开展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修补、室间隔缺损修补、动脉导管未闭结扎、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右室双出口、法乐四联征等复杂先心病;胸腔镜微创先心病手术及介入封堵手术、低体重儿童先心病修补手术;风湿性心脏病 二尖瓣、主动脉瓣置换、三尖瓣置换、成型手术;体外及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主动脉夹层血管置换及介入支架手术及胸腔镜微创普胸手术等。

        相关链接:https://moment.rednet.cn/pc/nograb/646756/60/13391155.html

                         https://www.chichengnews.com/40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