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欢迎访问衡阳市中心医院官方网站 图书馆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保健康 防重症 衡阳医疗战线多措并举构筑生命防线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10日 09:23:23 预览:1784

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急诊输液大厅,医务人员一刻不停,为每一位患者做好服务。图/张欣馨

红网时刻 记者 谭倩 衡阳报道

近期复杂变化的新冠疫情,让这个冬日防控形势异常严峻。

连日来,衡阳新冠病毒感染人数上升。随着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当前疫情防控的工作重心从防控感染转移到医疗救治。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

在衡阳市委、市政府统筹指挥下,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全力以赴、众志成城,医疗战线工作人员勇敢担当、坚守奉献,成为这个冬天最暖的亮色。

“应收尽收、应治尽治” 尽显区域医疗中心硬核担当

新年伊始,衡阳市各大医院发热门诊迎来“下坡”拐点,发热患者人数平稳下降。然而,对于医务人员来说,“寒冬”尚未过去,急诊、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和重症监护室等科室的收治数仍在小幅攀升中。

“要准确把握防疫新形势新挑战,想方设法保健康、防重症,全力确保人民群众身心健康。” 1月4日上午,衡阳市委书记刘越高先后到衡阳市中心医院、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华新医院看望慰问抗疫一线医护人员时寄语各医疗机构。

自“新十条”发布以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阳性患者人数不断攀升,当前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保急诊、保健康、保重症、强供应”成为主要救治目标。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成为了抗击新冠病毒的主战场。

89.jpg

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重症医学科内。

记者了解到,仅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就共新收治阳性患者320余例,平均年龄73岁,科室每日门诊量在100+,病区患者人数每日高达180余人。该院自12月7日以来,已对科内60余例轻、中型及30余例重型新冠病毒感染并伴有低氧血症患者进行清醒俯卧位治疗,通过优化呼吸支持策略来降低插管率,实现救治关口前移,以降低重症发生率与病死率,有效率达80%以上。

无独有偶,作为衡阳市实力强劲的三甲医院,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医疗救护压力。

医务人员帮助患者做心肺功能恢复。

医务人员进行呼吸训练运动疗法,帮助患者局部排痰。

为全力以赴“保健康、防重症”,集中精锐力量、统筹优势资源满足患者就医需求,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利用中西医旗舰医院的特色优势,在省内率先开设中西医结合新冠康复综合门诊,采用现代康复技术联合中医传统康复手段,为新冠患者的康复提供有效的诊疗服务。同时,该院护理部也针对当前形势,迅速组建护理呼吸治疗师团队,由资深呼吸治疗师、护理专家组队开展呼吸支持治疗与气道管理等相关技术,奔走在每一个患者需要的地方。

面对不断增加的新冠感染患者和医护人员的感染激增,随之而来的还有救治药品的紧张。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立足中医“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的思路,由药学部组织开具中药“抗疫方”——“蓝芩清咽合剂”;衡阳市中心医院也开具“新冠感染后风热方”与“新冠感染后风寒方”,供应给医联体单位,以解燃眉之急。

查房、换药、抢救、护理,每一位医护人员基本处于满负荷工作状态。有患者感动地说:“我重新理解了‘白衣天使’的含义。”

一老一小是家庭的重心,也是党和政府的关注重点。

为满足妇儿就医需求,衡阳市妇幼保健院因时因势调整优化就医流程。他们开辟24小时急诊绿色通道,扩建发热门诊、搭建隔离病房、调配医护资源,确保全市妇女、儿童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同时,增设重症救治病房,开展成人危重症新冠患者的救治,举全院之力,应收尽收。

为全力做好老年重症患者救治,衡阳市中心医院集全院之力做好“四保”工作,积极筹备老年重症病人所需的医疗仪器设备和抢救药品,集全院之力调配呼吸机、监护仪、除颤仪、血滤机等重要的抢救仪器设备,以应对大量的新冠病毒感染合并基础疾病的老年重症患者救治使用;衡阳市中医医院根据中医“瘥后防复”的理念,充分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特别开设新冠康复门诊,筑牢医疗支撑防线。

医务人员穿着密不透风的生产服在制剂室。

“随着收治的患者越来越多,我们救治的经验也越来越多。我们会尽全力救治每位患者,为群众健康提供坚强‘医’靠。”有医院负责人说道。

青春在一线闪光,这群医学生好样的!

冬夜,大地披上黑衣。夜幕初上,在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ICU一区病房内,值晚班的医学生彭智正在与其他医生商量一名救治患者的康复事宜。此时,隔壁病床突然送来一名患者,急需气管插管治疗。不到3分钟,彭智就与同事们完成气管插管,改善通气,患者急促的呼吸明显放缓。

彭智的成功施救,给后续治疗争取了宝贵时间。

由于新冠感染患者增加,医务人员的紧缺一时之间成了最大的问题。南华大学第二临床学院拥有执业医师资格证的硕士研究生主动放弃寒假休息,向医院申请坚守临床一线,与师长们并肩战斗,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南华第二临床学院研究生放弃返乡,主动申请奋战临床一线。图/张欣馨

去年12月初,来到ICU一区进行两个月轮转学习的彭智正巧遇到疫情感染高峰期,他主动放弃轮休,申请多值晚班。一个月以来,在科室老师专业化的培训和临床实操中,彭智已熟练掌握气管插管、胸穿、腰穿等ICU急救技术,为其他医生分担部分工作压力。

学生范文涛,在医院神经外科已学习工作一年。与其他科室不同,神经外科急诊及重症患者居多,常住患者人数在120名左右。去年底至今,在科室多名医生相继感染的情况下,范文涛一直坚守临床一线。

同样的一幕在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也上演着,原本可以回家的医学生徐斯聪主动请缨留在实习医院和老师们一起帮助更多的患者。最多时他分管了22个病人,即使身体出现不适,也在短暂休息后仍坚持投入繁忙的临床工作。作为学生,原本他可以远离战场,但是徐斯聪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彰显了一名医学生的责任担当和医者仁心。

目前,几家南华大学附属医院已有百余名如彭智、范文涛、徐斯聪般的医学生申请寒假取消返乡,坚守岗位,将自己最美的“芳华”在一线绽放。

救治措施到村到户 乡村医生守好保健康防重症第一道防线

近日,在衡阳县溪江乡卫生院各科室,医生们正在有序接诊,为患者“把脉开方”。

81岁的刘庚新老人前几天开始发热、咳嗽,并患有重度肺炎、脑梗塞、冠心病、贫血等基础疾病,家庭医生团队立即将他送到医院,经过专家会诊治疗,目前,病情已逐步好转。

“刚来的时候,(我父亲)有点发烧,咳嗽,比较严重,我就送到医院来了,医生和护士都很敬业,我父亲一直在好转,我很感谢他们。”刘庚新老人的儿子刘双喜感谢道。

基层医疗机构是构筑全民健康的基石。衡阳市委副书记、市长朱健曾在调度会上要求,要加快提升农村疫情防控能力,“防疫健康包”重点保障农村地区和社区困难人群,全力保障重症和危重症患者救治。

111.jpg

1月5日,衡阳县溪江乡卫生院家庭医生签约团队队员走在松竹村的道路上,上门为村民进行检查服务。图/刘欣荣

自“新十条”发布以来,衡阳市建立县、乡、村三级网格化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全市将基层医疗机构和医联体、医共体专家纳入团队,全面提升服务水平,全天候为农村重点人群提供治疗方法、康复方案和用药指导等“一站式”服务。

衡阳县溪江乡地处偏远山区,与娄底市双峰县交界,由于年轻人外出务工,村里大多是留守老人。“现在年轻人都还没有回来,村里都是留守的老人和小孩,他们都有我的电话,所以我也是随叫随到,不敢有半点耽误,第一时间上门服务,保证老人们的健康安全。”这段时间,包括家庭医生罗红艳在内的10个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按照网格分片包干、责任到人,每天对18个村的60岁以上老人开展随访,对无法外出就诊的重点人群提供巡诊送药等服务。同时,乡卫生院通过配齐医疗硬件设施,加强发热诊室设置、药品保障等措施,全力满足患者就近就医配药等需求,守护基层群众健康。

1.jpg

家庭医生为村民发放“防疫健康包”并指导使用。图/刘欣荣

目前,全市235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270家村卫生室,根据疫情形势的发展变化建立防疫保障工作体系,发挥“网底”和健康“守门人”的作用,在“家门口”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

不仅如此,为全面提升强化乡镇、社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作为国家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及国家心血管疑难病提升工程单位的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组织急诊科、心血管内科、呼吸科等相关专家赴衡阳市石鼓区医疗机构、娄底市双峰县人民医院等医联体、医共体单位进行急危重症救治指导工作。他们给基层带去丰富的新冠急危重症救治经验,极大提高县、乡一级的新冠急危重症救治能力。

病痛、压力、责任、风险、使命……这个冬天,衡阳市医疗战线每个医务人员肩头都承载了太多。为了生活尽快烟火如常,为了江堤柳岸再现往日光彩,他们的声音更加沙哑,他们的面容更加疲惫,但他们每个人都紧密团结在一起坚守岗位、守护每一位患者的健康。

冬已至,春可期!

相关链接:https://moment.rednet.cn/pc/content/646745/91/12215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