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欢迎访问衡阳市中心医院官方网站 图书馆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有人跌倒,救护车到来之前我们能做点什么?

发布时间:2011年9月23日 预览:4000

 
  发现跌倒者,轻拍其肩膀,切勿摇晃,并大声呼喊:怎么了?以判断跌倒者是否昏迷。
患者无应答,则表示其昏迷。接着,用两指贴于跌倒者的颈部动脉,看看是否有心跳。

若判断跌倒者是心脏骤停,需对其进行心脏按压。施救人员跪在伤员躯干一侧,手臂与地面垂直,用手掌根部按压伤员胸骨下1/2处,频率为每分钟不低于100次,每次按压的深度大于5公分。
 


心脏按压时,手掌与手指离开胸壁,手指交叉相扣。

 
昏迷的病人常因舌后移而堵塞气道,所以在进行人工呼吸前需保持呼吸道通畅:以一手置于患者额部使头部后仰,并以另一手抬起后颈部或托起下巴。
 
  口对口吹气:保持患者仰头抬颏,施救者用一手捏住患者的鼻孔,然后深吸一大口气,迅速用力向患者口内吹气,然后再放松鼻孔。
  9月2日上午,武汉88岁的李爹爹在离家不到100米的菜场口摔倒后,围观者无人敢上前扶他。1小时后,老人窒息死亡;同日,上海一老人当街摔倒血流满面无人扶,10分钟后才有人报警,但无人救援……诸如此类无人扶跌倒老人的案例不可胜数。
  8月27日,江苏如皋一公交司机扶起摔倒老人被反诬成肇事者;2009年10月,天津许云鹤称自己搀扶一摔倒老人,但老人站起后却称是被他撞倒的。2010年8月16日,许云鹤被法院判赔108606元……这些均系南京彭宇案后的又几宗“扶老人”引起极大争议的民事诉讼案。
  而9月6日卫生部公布的《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再一次将“老人跌倒该不该扶”的话题推向舆论顶峰。
  此外,据《指南》介绍,跌倒是我国伤害死亡的第四位原因,而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则为首位。2006年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数据显示: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跌倒死亡率男性为49.56/10万,女性为52.80/10万。
  有人跌倒,救护车到来之前
  我们能做点什么?
  ——我市医学专家解读《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传授基本急救常识
  新闻背景
  紧急情况下,
  您也可以伸出援手
  以下是医生急救“跌倒者”的模拟动作
  ■文/本报记者  李 娟
  图/李  龙
  
  面对一宗宗类似南京“彭宇案”翻版的案例,广大群众依然心有余悸。《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中提出:“不要急于扶起,要分情况进行处理”,似乎又给市民“不扶跌倒老人”提供了“充分”理由。
  不过,如果我们暂且撇开这些道德问题不谈,那么,老人跌倒扶不扶其实还是一个“医学问题”。
  据《指南》介绍,跌倒为65岁以上老年人伤害死亡首因。
  市中心医院急诊科主任欧阳茴香称,《指南》中所说的“分情况处理”确实如此,急救必须讲求技术,否则不但不能救人,反而会害人。
  那么,我们市民应该掌握哪些急救常识,方能“争分夺秒”,抢救生命?
  24岁的孙晓艳(化名)向记者讲述了自己几年前的一次遭遇。
  2007年7月,暑假在家休息的孙晓艳同往常一样,早早地开了房门。可异于平常的是,一位年纪40来岁的妇女倒在她家门口不停地抽搐。见状,孙晓艳立即大声叫来父母,可出门来看到情况的父母,却让她不要过去扶,并迅即拨打了120。10分钟后,急救中心的医护人员将女子抬走。时至那时,孙晓艳才恍然明白:抽搐的病人是不能立即扶起的,盲目搬动很容易使跌倒者出现骨折。
  问及其他急救常识,孙晓艳并不了解。她说,如果路边有人跌倒了,她只会做一个“围观者”,因为不懂,她怕越帮越忙。
  周建明(化名)的急救知识储备更不靠谱。他曾经在下班途中偶遇一老人一动不动躺在路边,一眼看过去老人脸色惨白、嘴唇乌黑。他有点吓懵了,慌忙中才拨通了120的电话,具体地址都没描述清楚。后来,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周建明赶忙抽身离开。
  “第一次面对这种情况,我感觉自己有些手足无措,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才能挽救生命。”之后,周建明遇到类似情况,都不再搭理。“总会有人去管的。”周建明如是安慰自己。
  至今还没碰到过有人跌倒情况的邹一凡则表示,当今社会,很多人感恩心缺失,做好事的成本太高。如果遇到有人跌倒,他首先会保存现场,确保不会遭讹诈的前提下,再施以紧急援手。
  主任医师欧阳茴香向记者透露,在美国,保安、厨师,甚至无业流浪者,他们都具备一定的基本急救常识。据统计,美国近年成年人中约有85%的人参加CPR初步训练,结果使40%心脏骤停者复苏成功,每年抢救了约20万人的生命。
  市民不敢救人:一是害怕被讹;二是急救知识匮乏
  心脏骤停6分钟后,仍未施救,病人会因脑部缺氧而死亡
  市民应该掌握哪些急救常识,方能“争分夺秒”,抢救生命?
  欧阳茴香表示,无论是男女老少跌倒路边,市民首先要判断患者有无意识。轻拍患者肩膀并大声询问:“喂,你怎么了?”如果患者没有回应,则表示跌倒者昏迷;如果患者应答,则表示有意识。
  “确定患者昏迷后,我们需要再进一步判断。”欧阳茴香说,我们可用两指贴于跌倒者的颈部动脉,看看是否有心跳,然后再看看其是否有呼吸。
  如果判断跌倒者属于心脏停止跳动,施救者则要立即对其进行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
  昏迷的病人常因舌后移而堵塞气道,所以在进行施救前需给患者畅通气道:急救者以一手置于患者额部使头部后仰,并以另一手抬起后颈部或托起下巴,保持呼吸道通畅。
  这之后,心脏按压需使患者水平仰卧,并解开扣子,放松腰带,用手掌根部按压伤员胸骨下1/2处。按压要求施救人员应跪在伤员躯干一侧,手臂与地面垂直,利用上半身力量进行有规则、不间歇按压,频率为每分钟不低于100次,每次按压的深度大于5公分。
  在保持患者仰头抬颏前提下,施救者用一手捏住患者的鼻孔,然后深吸一大口气,迅速用力向患者口内吹气 ,然后放松鼻孔。
  此情况下,每做30次心脏按压,交替进行2次人工呼吸。
  欧阳茴香告诉记者,如果病人出现呼吸骤停,6分钟以内仍未采取任何施救措施,病人会因为脑部缺氧而导致死亡。
  昏迷的患者还可能出现抽搐、口吐白沫、呕吐、咯血等情况。如果是出现抽搐、口吐白沫,施救者不能立即将跌倒者扶起,也切忌盲目搬动,而是用竹筷子或者毛巾塞在患者嘴里,以免患者在不知觉的情况下咬断舌头;如果出现呕吐症状,施救者可将患者身体放置为左侧卧位,头偏左略低,使其将污物吐出来,以免进入呼吸道造成肺部损伤,危及生命;咯血同呕吐情况一样放置,让血流出来,否则很容易造成血块堵塞器官,造成病人窒息死亡。
  此外,如果跌倒者出现头痛、呕吐、身体某部分不能动弹,可诊断为脑缺血,此时千万不要轻易扶起患者,让跌倒者平卧,头偏左,等待120救援;如果跌倒者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并口吐红色泡沫痰,可诊断为心功能衰竭,这时,万不能让病人平躺,而是将其扶起半坐,脚垂直放置,若能扶坐在椅子上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