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欢迎访问衡阳市中心医院官方网站 图书馆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5年为期,市中心医院要创湘南区域性医疗中心

发布时间:2011年7月15日 预览:4498

5年为期,市中心医院要创湘南区域性医疗中心



第一分院及仁济新村鸟瞰图。


仁济腾飞 郭洪洲 摄

编者按:

  过去5年,市中心医院全体员工发扬“孺子牛”精神,医院步入了发展快车道,2008年被卫生部复评为“三级甲等医院”, 并被确定为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开创了辉煌新局面。

  以5年为期。院长、党委书记申锦林在医院第四次党员代表大会上明确目标——凝心聚力,乘势而上,为创建湘南区域性医疗服务中心而努力奋斗。

  “仁济人”相信,再过一个5年,医院的医疗设备、就医环境、技术人才等硬软件设施及综合实力将进一步增强,医疗服务水平定能跃上一个新台阶。

  众人企盼,市中心医院下一个5年的壮丽征程。

  ■本报记者   张   花   

  特约记者   邹建军 

  

  “百年仁济”光耀今天

  于青春美丽的少女而言,时间是一把刻刀,在朝气的脸庞留下深深的岁月痕迹。不过,对于一家时刻准备着的百年医院来说,时间就是其发展壮大的助推器。

  仅仅5年时间,矗立湘江之滨的衡阳市中心医院经过时间的洗礼,以其高精尖的技术设备和专业的医疗队伍,迅速擦亮“仁心仁术、济世济民”这块金字招牌。

  衡阳市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老年病专业委员会、市放射诊断质量控制中心、护理质量控制中心和医学检验质量控制中心先后落户该院。

  简而言之,过去的5年,是市中心医院历史上建设态势最好、发展速度最快的5年,是医院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的5年。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医疗技术大大提升

  2007年,门诊内科综合楼顺利奠基,医院新开设了沿江南路东大门和中山南路南大门,新建了过渡门诊部和华新门诊部,单独设立了体检中心。

  2008年,医院基本建设规划获市政府专题会议同意;门诊内科综合大楼实现封顶;仁济新村建设项目奠基。

  2009年5月,门诊内科综合大楼正式投入使用;两座外科大楼装修、调整、改造完成,病房设施得以完善;容纳100余个车位的停车坪的建成缓解了“停车难”问题。

  2010年,16万平方米的仁济新村建设工程实现主体竣工;医院异地扩建规划被列入市“十二五”规划重点项目并正式启动。

  2011年3月,第一分院(干部保健中心)建设正式动工。

  十年磨一剑。可仅用了5年时间,中心医院同样战功赫赫。为了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医院先后新添了东芝16排螺旋CT、超导磁共振、放射模拟治疗机、DR系统、大型全自动生化分析系统等一批价值4000多万元的医疗设备;医疗用房面积增加了5万平方米。

  5年来,医院组建了肿瘤中心、神内中心、骨科中心、心内中心等医疗中心;新增了肾内科、妇科、乳甲科、烧伤科等8个病区。

  再来看一组数据:2006年,医院业务总收入1.12亿元,2010年达到3.15亿元,今年预计总收入将达到4亿元。医院床位由2006年的500张增至1500张。年出院人数由1.61万人次上升为2.87万人次,年门急诊总人数由26万人次增至30万人次。年收支结余由亏损增至盈利6000多万元,4年来节余1.5亿元,这被国内行业誉为“奇迹”。

  医院高学历、高职称的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增加1人,入选湖南省“121”人才工程专家增加1人,博士生增加6人,硕士生增加80 人,高级职称增加80人,硕士生导师增加10人。

  2008年,医院被确定为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强强联手”战略不断推进。

  这无不证明,医院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医疗技术大大提升。创建了胸外科、普外科两个省级重点专科及骨科、心内科、肿瘤科等5个市级重点专科。与香港儿童医健基金会、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联合组建了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5年来共开展新项目300多项,在全市率先成功开展了复杂脑膜瘤摘除术、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钛网+重建钢板联合固定术、主动脉夹层带膜支架置入等新技术,在心脏手术、介入治疗、腔镜技术、显微外科、微创手术、危重病人抢救等领域实现了新突破。申报省级以上科研项目10项,获得市科技局科研项目50项。

  注重回报社会,医院公益性日益凸显

  5年来,医院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免费接纳了1620名基层医务人员来院进修,为5000多名乡镇卫生人员进行集中授课,向农村派驻医疗队160批次,为社区医生举办适用性技术推广班151期,为基层医院提供了价值600万元的医疗设备和其它物资。对口支援本市3个县级医院以及湘西花垣、古丈县医院。

  今年,该院医务人员参加援疆干部团和援助非洲塞拉利昂医疗队先后启程。

  而在我市抗击台风,应对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及2008年冰灾等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中,医院卓有成效地开展了预防、控制、救治及宣传等大量工作。

  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在技术人才的引进方面,医院积极构建人才“洼地”和“磁场”,打造技术人才“银行”,员工素质日益提高。

  在过去的5年时间里,医院内部自行查处违纪违规案件5件次,党纪政纪处分6人次,通报批评12人次。2010年,医院被省卫生厅授予“优质服务先进单位”称号。

  谁没有获得成功的那一刻?只有经历过的人才会明白,成功其实是一个永远也无法被复制的答案。

  而今,医院在学科建设、技术创新、经营理念、服务质量、绩效分配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等方面稳步发展,齐头并进,医院服务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病人综合满意度和社会评价均大幅提升,百年医院绽放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医院在前进的道路上实现了新的跨越。

  以5年为期,努力创建湘南区域性医疗中心

  作为湘南地区的西医之源和一家拥有悠久历史和厚重文化的百年医院,怎样把医院做大、做强、做精,怎样将创建“湘南区域性医疗服务中心”付诸实现,是中心医院每一个人的梦想。

  医院未来5年的规划很明确,将以加快发展为主线,着力实施科学管理、加强内涵建设、提高优质服务质量和水平、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和现代化医院建设进程,为促进我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为创建湘南区域性医疗服务中心而努力奋斗。

  今后5年,医院将按照“南移西扩北发展”的战略思路。南移:在雁峰区选址260余亩,异地扩建衡阳市中心医院(附设老年保健院),建设高水平的区域性、大型现代化综合性医院,设计床位2000张,总建筑面积18万㎡,计划投资5亿元,分三期建设;西扩:在华新开发区利用现急救中心土地建设4万平方米的衡阳市中心医院第一分院(干部保健中心);北发展:将现制剂室地段(原六医院)改造发展为社区医院或二级医院。

  其次,推进市紧急救援中心建设,建好仁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白沙工业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加大硬件建设投入力度,拟添置螺旋CT、DSA、放疗系统、腔镜等先进设备。建立多元化、高水平的临床教学基地和科研实习基地,加快建设好湖南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基地和湖南省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基地。

  提升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把各类医疗缺陷和差错消灭在萌芽状态。

  注重人才培养,提高整体素质;优化护理管理,提供优质服务;强化内涵建设,提高医疗技术能力和水平,努力把医院做精做强;强调文化建设,提升医院的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推进党的建设,形成发展活力。

  创建“湘南区域性医疗服务中心”,“仁济人”激情满怀,蓄势待发!

摘自2011年7月15日《衡阳晚报》第十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