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欢迎访问衡阳市中心医院官方网站 图书馆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争当医疗领域的排头兵

发布时间:2011年3月29日 预览:4227

争当医疗领域的排头兵
——衡阳市中心医院主动参与公立医院改革纪实
 
 
   去年2月23日,卫生部等五部委联合出台了《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决定在全国16个城市推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这意味着我国新医改开始正式“启航”。在新的时势面前,衡阳市中心医院以主动参与公立医院改革为契机,以狠抓医院内涵建设为主线,以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为大计,早准备,早介入,早谋划,在学科建设、技术创新、经营理念、服务质量、绩效分配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等方面取得了新突破,开创了医院各项工作新局面。
 
   始终不渝坚持公益性
 
   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是公立医院改革的“核心”,这本身是对市场机制的一次纠正,也是公立医院的“生存保障”。
作为一家由政府投资创办的三级甲等医院,衡阳市中心医院始终秉承“仁心仁术、济世济民“的百年医院精神,牢牢把握公益性办院方向不动摇,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诉求和区域内人民群众的医疗需要。
他们积极争取条件成为我市唯一经省卫生厅批准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基地,154名来自乡镇医院从事临床工作的业务骨干在我院参加了“一对一”个性化培训。近两年来,医院免费接纳了420名基层医务人员来院进修,为4000名乡镇医务人员进行集中授课,先后向乡镇医院派驻医疗队35批次,为社区医生举办适用性技术推广班31期,为基层医院提供了价值150万元的医疗设备和其他物资。我们设立了用于抢救“三无”病人的科主任急救专项基金。每年都要为空巢老人免费体检,定期到市福利院为孤儿看病。作为我市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力军,他们除了平时认真做好处置各种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外,在人员培训、队伍组建、特殊药品储备及必要设备配置方面都有充分的准备,在我市多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中,他们统一指挥、反应迅速,卓有成效开展了预防、控制、救治及宣传等大量工作。医院还通过举办《健康大讲堂》,摄制《急诊室》、《妙手仁心》电视片,编印《健康教育处方》,在每个科室设立示教室定期举办健康讲座等形式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活动,达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苦练内功增加满意度
 
    一是要优化服务流程,开展了“优化医院服务流程”专项活动;结合医疗特点形成“生产流水线”,在多个专科的多个病种大力推行临床路径管理;在全市首家实现与市医保中心、各县市农合办联网,方便了病人报账和新农合患者的及时兑付。二是实施专科突破,建设“王牌”科室,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科学规划重点专科及其发展方向,将创建普外科、骨科、肿瘤、妇产科、心血管病、儿科诊疗中心列入医院长远规划中,重点扶植,使其成为医院发展的龙头。三是努力提高特色技术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辐射力,遵循“人无我有、人有我强”的原则,保持对市场的敏感性,对技术处于领先地位、市场需求充足的项目大胆引进,以腔镜、微创、介入等项目为主攻方向并具体细化。四是开展差异性服务,在全市首推“无假日医院”和建立“病人随访中心”,尽可能增加患者满意度。
 
    多管齐下提升后续力
 
    作为地市级三甲医院,该院在新医改中地位较为尴尬。他们不寄希望于政府有太多投入,依靠自身力量,学会自力更生,不断积聚财力。我他们采取多种措施,严格财务预算管理和收支管理,通过制度设计、激励监管、厉行节约控制运行成本,通过弹性调配、定岗定员、优化组合配置人力资源,通过转变方式、调整结构、扩展业务增加医院可用财力。
积极推进全成本核算方式,通过“多管齐下”手段节约和降低成本,“计较”管理成本和人力资源成本,“压缩”消耗性支出和公共性开支,“看重”收支结余和可用财力,促进医院从轻视效益的粗放型向重视核算成本效益的集约型转变;新组建了医院物资采购中心,将设备、后勤及信息物资统一纳入集中采购范畴,大大降低了采购成本和消耗性支出;推行护理队伍“机场式”管理经验,在全院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调配弹性管理制度;加强对有关政策的研究分析和宣传教育,规范执业行为,减少政策性“扣款”;通过优化就医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工作的计划性、缩短平均住院日等多种方式,进一步降低了医院的运行成本。
坚持把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医院长远发展的重要目标,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按照“服务兴院,创新强院”的方向和“保证增量,效益优先”的基本要求,完善体系,调整结构,加快推进技术攻关,加快发展战略性新技术应用,加快发展边缘性项目,全面提升医疗技术水平;积极探索规模化、滚动式发展方式及资本运营方式,不断提高医院可持续发展能力,使我院发展质量越来越高、发展空间越来越大、发展道路越走越宽。
 
   科学管理凝聚团队力
 
   根据医院发展目标和学科发展方向,适时调整人才引进思路。以院内培养为主,选派了15名有培养前途和发展空间的的中青年技术人员到国内知名医院和领先专科进修学习;结合专科发展需要,在把好考察、考核和试用关的基础上,引进院外高层次学科带头人1人,博士1人、硕士43人;出台了《关于人才引进和提高职工学历的规定》;对50多名新进硕士研究生和本科护士进行了为期一个星期的岗前培训。
着力建设学习型组织,把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作为学习和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结合医院工作实际,要求全院员工把学习同转变工作作风结合起来,同加强工作责任心结合起来,同提高执行力结合起来,努力做到在思想认识上有新提高,在贯彻落实上有新举措,在推动工作上有新成效;采取大会、周会、视频讲座等形式组织内部员工培训,观看了《打造高绩效团队》、《中欧医院管理大讲堂》、《医生的影响力》、《细节决定成败》、《医院中层执行力》、《做最有用的好员工》、《做企业真正主人》等讲座,发放了《没有任何借口》、《医生当心啊》、《天使心路》等书籍。建立和完善医师规范化培训和定期考核模式,通过接诊病人、采集病史、书写病历、辅助检查结果判读、病历分析和基本技能操作等多种考核形式,不断提高临床医师的专业水平、沟通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
    进一步深化职称改革,规范专业技术职务评审、聘任的程序和方法,严格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申报条件和评审内容,形成评聘分离、竞争上岗、公平公正、考评结合的专业技术人才评价机制和职称运行机制;在全院临床科室开展三级医师遴选综合考核工作,严格三级医师岗位设置、资格准入、轮岗和考核,强化三级医师职责;进一步细化、精化管理程序,保持内部管理链条每个环节运转有序;完善绩效考核体系,形成内部竞争机制;明确岗位职责,以岗位说明书形式约束员工行为,避免管理“真空”和人员“闲置”。
 
   在积极适应市场和把握市场规律的同时,该院主动参与公立医院改革,积极履行医疗服务职能,服务态度进一步好转,病人综合满意度进一步提高,医院综合竞争力及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增强了人民群众对这所百年医院的认可,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有效促进医院两个效益效益的整体发展。近两年来,医院开放病床由700张增加至1500张,住院量、业务收入、国有总资产年均增长均超过了35%,副高职称以上技术人员增加至160人,硕士以上人员达到100人。医院先后获得“湖南创建信用单位先进集体”、“湖南省先进基层工会”、 “全省优质服务先进单位”、“衡阳市先进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邹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