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欢迎访问衡阳市中心医院官方网站 图书馆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患者给医院当“裁判”

发布时间:2010年11月15日 预览:3300

                                患者给医院当“裁判”

                                    衡阳市中心医院行风评议纪实

    “政风行风评议会”,在各个工作单位并不少见,集众谏正行风成为促进发展的必要手段。在衡阳市中心医院,10月底开展的政风行风评议会上,一位名叫周世明的老人成了万众瞩目的“明星发言人”,令人惊讶的是,他既不是院长也不是医生,而是在该院就医的一名普通患者。

    周世明表示,自己和妻子分别于2009年3月份和12月份因高血压在衡阳市中心医院心内科和脑血管科住院近一个月,由此亲身体会到了中心医院这几年的变化。“2010年与2005年前相比,市中心医院无论是医疗技术、医德医风、医患关系,还是从基础设施建设到经济效益等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周世明眼里,衡阳市中心医院正一年一个台阶,在全市人民的共同见证下走向成熟。

    在中心医院副院长办公室,记者见到了何葵副院长,他表示,像这样由普通患者当监督员提建议的形式在医院由来已久,让百姓给医院做“裁判员”,能迅速提高了医院的服务、医疗质量。

    “我们的定位是:打造百姓自己的医院。”何院长介绍,自今年8月份起,在全院扎实开展了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通过宣传发动、自查自纠、整改落实等阶段的工作,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使人民群众初步感受到了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带来的实际效果。“要看医院受不受群众喜欢,首先是看满意度。”何院长介绍,该院通过病人满意度调查、发放征求意见表、召开行风监督员座谈会、走访、意见箱、热线电话、等多种形式来收集医院政风行风存在的问题。并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类梳理。“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何院长告诉记者,通过自查自纠和群众举报,发现医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个别医务人员使用抗生素或辅助治疗药物不规范,加重了病人负担;就医流程繁琐,病人就诊等待时间过长;职能部门帮助临床一线发现、解决问题不主动,部门协调、配合不紧密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导致了百姓“看病难看病贵”情况的发生。

    有问题就要解决,在“看病难”问题上,医院迅速做出了反应。首先是优化了看病流程,增加了门急诊服务,挂号窗口。增加了4名专职导诊人员,合理分流病人,同时增加了120急诊绿色通道。为解决病人排队等待检查、检验结果,医院更新了放射科和检验科的设备,使得以前2-3个小时才能出检查、检验结果的状况改变为1小时左右。并且病人不用在放射科或检验科等待结果,可以直接到接诊医师处去看结果,大大缩短了看病就诊时间。此外,医院还设立了二个“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提高护理服务质量。2009年9月医院在全市率先成立随访中心,出台了出院病人随访制度,要求每一位管床医生对出院病人定期进行电话回访。随访中心进行二级监督,每月公布管床医生回访次数,随访率逐步提升。随访工作促进了住院期间医患面对面交谈、零距离的沟通,拉近了医生与患者的距离。

    为解决群众“看病贵”的问题,医院采取的措施是:成立了由医疗、护理、价格、行风等11职能部门组成的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自2010年7月开始,每周三定时随机对临床科室进行全方位检查、考核,并及时将检查、督导、整改、处罚的结果在周会、内网上公布,此举规范了医疗行为,确保了医疗质量,收到了良好效果。同时成立以医院纪委牵头的药品使用调查组,每月对销量前十名药品实行降点处理,对不合理用药排名前十名医生实行医院内网公布,并在院周会上点名批评。在对临床常用的二十余种药品进行降价10%的基础上成立物资采购供应中心,规范后勤管理、降低成本。

    何院长表示,他深知行风评议不能一蹴而就,只有持之以恒,长抓不懈,才能向广大人民群众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摘自《大众卫生报》11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