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欢迎访问衡阳市中心医院官方网站 图书馆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60年60事

发布时间:2009年10月12日 预览:4262


60年    60

 

 

 

 

  衡阳市中心医院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衡阳医院

  ▲1949  在临近解放的黎明前的黑暗时期,衡阳市中心医院的前身即仁济医院,在地下党员腾国桢同志的斡旋下,临危应变,攻坚克难,带有近50年浓郁教会色彩的仁济医院新的纪元由此开篇,医院当时拥有医疗卫生技术人员42人,开放病床100张,开设了内、外、妇、儿、五官等专业科室。

  ▲1950  《仁济医院暂行章程》借势出台,院务临时管理委员会应运而生,院内亲美势力土崩瓦解

  ▲1951  衡阳市军管会代表政府接管仁济医院,并经湖南省政府批准,更名为衡阳市立第二医院,从此,二医院相伴衡阳老百姓40年。

  ▲1952  外科成功开展胃次全切、宫颈癌子宫全切、膀胱阴道瘘修补等手术,开省内先河

  ▲1953  成功施行胆囊切除手术,采用脑垂体后叶素静脉注射成功治愈一肺结核大咯血患者,其先进性对于现代医学颇具借鉴性。

  ▲1954  外科先后开展输尿管直肠移植、甲状腺切除、肾切除、胆总管探查手术均获成功,妇产科首次采用氯化钙脐注射技术成功抢救一例垂死婴儿,当时引起国内同行惊呼

  ▲1955  医院在应用新技术治疗神经痛、肛瘘、肠梗阻等领域取得历史性突破。

  ▲1956  衡阳市立第二医院党支部成立,院内圣洁的天空中绽放出耀眼的红色的光芒。

  ▲1957  首例食道癌切除、肺叶切除、胆总管取石支气管造影等技术先后成功开展。

  ▲1958  医院成功救治烧伤面积达83%的炼钢工人杨翰林,护士长朱赛男因踊跃献血、献皮获全国卫生先进工作者光荣称号。

  ▲1959  外科成功开展首例二尖瓣狭窄闭式分离术和开颅探查减压术。

  ▲1960  外科谢献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1961  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手术成功开展。

  ▲1962  施行股动脉瘤切除人造丝质血管移植手术获成功,当时被誉为美丽的艺术作品

  ▲1963  全院开展服务态度好、业务技术好、卫生生活好、中西医团结好、勤俭办院好五好活动。

  ▲1964  一前臂粉碎性骨折的断臂伤员在医院接臂成活,患者出院时说我的手是在二医院拣来的

  ▲1965  医院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1966  组织农村医疗队分赴全市为农民开展胃、肠、肝胆、甲状腺等手术,被群众称为党的温暖到田间老百姓自己的医院声誉不胫而走。

  ▲1967  妇产科从一名70岁的女患者腹内成功取出16公斤重的巨型卵巢囊肿。

  ▲1968  在耳针麻醉下为一病人成功取出一0.63公斤重的膀胱巨大结石引起轰动巨石后来被送到湖南省科技馆展出。

  ▲1969  与市一医院、四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合并,组建衡阳市防治院

  ▲1970  组织专家参加援越医疗队,获越南劳动勋章称号。

  ▲1971  专家组成功治愈一严重剥脱性皮炎患者。

  ▲1972  选派两名专家参加援坦桑尼亚医疗队。

  ▲1973  脑血管造影成功开展,湖南省卫生厅组织全省医疗代表来医院观摩。

  ▲1974  准确诊断出全国首例小肠节段性纤维包囊症。

  ▲1975  外科分设脑外科、泌尿外科、普腹外科、骨外科等专科。

  ▲1976  门诊开展疝修补、膀胱取石等手术。

  ▲1977  国内首创的直肠吻合术代替结肠造瘘术获得成功。

  ▲1978  开展微血管显微技术动物试验研究。

  ▲1979  妇产科成功切除一罕见畸胎瘤。

  ▲1980  妇产科主任陈美波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

  ▲1981  成功抢救一血色素仅2.5克的严重上消化道出血患者。

  ▲1982  在国内同级医院率先建立心胸外科。

  ▲1983  首例体外循环手术成功开展。

  ▲1984  衡阳市临床检验中心在市二医院成立。

  ▲1985  心胸外科开展二尖瓣置换手术获得成功。

  ▲1986  施行省内法乐氏四联症手术和膀胱扩大再生手术。

  ▲1987  检验科研制的玻璃吸管和玻璃试管自动冲洗器获国家专利。

  ▲1988  医院获湖南省文明医院称号,邓云获全国优秀护士称号。

  ▲1989  实施全面医疗质量管理。

  ▲1990  全院组织力量全力抢救身负重伤的衡阳县初二学生彭肭初,并捐款2万多元,被中央电视台等30多家新闻单位报道。

  ▲1991  改称衡阳市中心医院

  ▲1992  兼并衡阳市六医院。

  ▲1993  医院正式升为正处级事业单位。

  ▲1994  培养第一位博士研究生。

  ▲1995  胸外科主任陈业煌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受到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1996  心内科采用溶栓法成功抢救一香港商人,胸外科在全省率先开展冠脉搭桥手术,受到俄罗斯同行的关注。

  ▲1997  顺利通过卫生部三级甲等医院达标验收,由二甲医院晋升三甲医院,肾移植、角膜移植、换血疗法等新技术相继开展,心内科主任医师杨长杰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称号。

  ▲1998  神经内科主任段晓秋当选全国妇女代表并在人民大会堂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人民日报》对中心医院低收费推崇有加。

  ▲1999  1.2万平方米的外科大楼和国内一流的血液净化中心投入使用。

  ▲2000  肿瘤光子刀中心在中国科学院的援建下组建成立。

  ▲2001  省内领先的美国GE螺旋CT投入使用。

  ▲2002  举行首例患者见面会、护士礼仪表演、仁济之光文艺晚会、庆典大会等庆祝建院100周年系列活动。

  ▲2003  全院医务人员众志成城抗击非典,呼吸内科主任詹济舟被评为全国抗击非典先进工作者

  ▲2004  全院开展抵制红包回扣等行风评议活动。

  ▲2005  挂靠医院设立的衡阳市紧急救援中心在华新开发区投入使用。

  ▲2006  中南大学科技周之博士三湘行活动在医院举行。

  ▲2007  市政府专题会议研究市中心医院改扩建规划,新门诊内科大楼在众多期盼的目光中举行奠基仪式,华新门诊部开业,对中层干部全部实施竞争上岗,400多万字的《仁济文化》和《论文汇编》恢宏亮相,多个专业科室被评定为市级龙头

  ▲2008  细描医院新的5年规划蓝图,16万平方米的家属区破土动工,在卫生部医院管理年活动中总分位居市内同级医院首位,经严格评审再次被定为三甲医院,抗击冰冻灾害和四川地震齐奏爱的旋律多人受到省以上嘉奖,胸外科被确定为湖南省重点专科,儿科与复旦大学联建省内领先的新生儿病房,新一代东芝螺旋CT投用,11项科技成就获市级以上资助课题,省卫生厅张健厅长和肖策群书记先后来院考察。

  ▲2009  确定打造综合优势明显,专科特色突出的医院发展战略目标,省内最高的门诊大楼闪耀启用,与南方医科大学联姻并成为其附属医院,涌现出脑科中心、肿瘤中心、骨科中心等一批拳头专科,衡阳市放射诊断质量控制中心正式落户,新磁共振投用,10余名医学博士在技术创新方面勇扛大旗,单日住院量历史性突破1000人。                        (邹建军)

  编者按:60年前的108日,衡阳人民迎来了解放。60年来,衡阳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栉风沐雨,艰苦创业,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作为市属最大的三甲医院,市中心医院几代员工与衡阳人民一道,为全市人民的健康事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本报今日特辟专栏,将市中心医院60年来的60件大事汇编于此,与读者共飨。

  108日,市委副书记、市长张自银(右一)深入市中心医院临床科室,看望了节日期间工作在临床一线的医务人员,慰问了住院的患者,并对市中心医院的基本建设和中长期规划情况进行了调研。图为市中心医院院长兼党委书记申锦林(前左一)陪同张自银市长调研的情景.

                                 摘自10月9日《衡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