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健康,我的责任”,这是一句平实而简单的话。在衡阳市中心医院,1300名医务人员给这句话赋予了深刻的内涵,融进了“仁心仁术,济世救人”的注脚。在维护健康与科学发展的道路上,他们将这句精神格言演绎为神圣的职责,注入了公益的特质,转化成前行的动力。从而让这所湘南地区建院历史最长的百年医院呈现出华美的蜕变,展示出团队的风范,彰显出闪亮的品牌。
市中心医院肩扛责任谋发展
邹建军
走进衡阳市中心医院,一块巨大的文化墙矗立眼前,在蕴含生命活力的绿色画面衬映下,“您的健康,我的责任”八个大字深深根植于每天从文化墙前过往的“仁济人”心中。
走进衡阳市中心医院,医院门诊大厅人头攒动,病房走道上住满了患者,手术室里“好戏连台”,医务人员满而不乱,患者就医流程井然有序。
走进衡阳市中心医院,21层的蓝色弧玻门诊大楼蔚为壮观,新近投用的16排螺旋CT每天应接不暇,一张张饱含病友盛情的感谢信贴满了宣传栏,全院呈现出一派充满生机的景象。
今天的中心医院,门诊量和住院量快速增加,病床使用率达到120%,业务收入连续两年增幅均在30%以上,医患关系和谐发展,医院规模实现倍增。医院在卫生部医院管理年活动中评审总分名列全市三甲医院第一位,在国省市三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视察中受到好评,先后获得10余项省市级荣誉称号。
当前,全院上下正在深入贯彻市委书记张文雄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有责任,才思变”,“体会到了肩上沉甸甸的职责”、“的确有一种如牛负重的使命感、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寝食难安的责任感”,他们谈及“责任”大有感悟。
医院党委书记、院长申锦林在其“心得”上写道:“作为医者,时刻被一种神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所驱使。我们紧紧围绕提高水平、服务社会和促进发展这条主线,珍视生命,护航健康,认真履行治病救人天职,勇于担当社会责任,提升业绩,实现‘转身’,推动了百年医院步入良性发展的‘快车道’”。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承担道德责任,确定“风向标”,构建“正气医院”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改变,医务人员须从事业的高度认识自身承担的道德责任。市中心医院努力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患者的健康权益作为履行道德责任的“标杆”。一是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积极践行民主集中制,切实抓好领导干部履职能力和凝聚力建设,大力推行院务公开“阳光”行动,设立院长接待日,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和促进发展大讨论活动,积极开展“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实践活动;最近医院被评为湖南省办事公开示范单位。二是围绕“爱岗敬业、利民强院”主题,在全院大力实施以职业道德、职业素养、职业责任为内容的“三职“教育,通过听报告、大讨论、演讲比赛、撰写体会等活动,进一步增强了职业责任感和职业归属感,在全院形成了“对工作负责,对病人热忱”的良好行业责任风尚。三是加强纠风工作。强化医德责任制,实施医德医风档案管理,落实医德考评考核,加强治理商业贿赂工作,注重预防职务犯罪教育。邀请检察院领导来院举办廉政讲座,每月对临床用药“双十位”进行排名并通报,聘请190名行风监督员,杜绝医务人员收受回扣、“红包”等行为。去年以来,共拒收“红包”528人次,收到病人送的锦旗120面、感谢信96封。
“一张处方,关乎生命”——落实责任追究,架设“安全网”,构建“平安医院”
“如同珍惜自己的健康与生命一样,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与生命,维护医院的健康与生命”。提高医疗质量,不断适应人民群众的医疗需求,是落实医院职责的具体表现。市中心医院在全院广泛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着力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医院加强对基础医疗和基础护理质量实施严格管理,强化“三基三严”训练,每月举行一次理论考试,每季举行一次“技术比武”;定期召开医疗质量讲评会,“闭门”纠错,当面“指责”,推动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汇编了50万字的《医院管理制度与管理程序》,促使按规程操作、按制度办事成为医务人员的自觉行为;注重精细管理,人手一本《细节决定成败》,特别警示“一张处方足以危害一个生命”;树立全员质量意识,积极实施预防为主、全员教育、全程监督、环节控制、案例点评的“安全行动”;规范危重病人“绿色通道”管理,设立专门用于抢救“三无病人”的急救基金;重点实施医疗责任追究制,对违规人员加大处罚力度。两年来,该院病人投诉、医疗纠纷和医疗赔偿每年递减40%以上,没有发生一起群体性大型医疗纠纷。医院先后获得湖南省医疗执法先进单位、湖南省医院感染调查先进单位和衡阳市医疗安全先进单位称号,参加全省婴幼儿抚触大赛获得6个奖项中的两项,参加全省糖尿病健康之星大赛获得第一名。
“心手相牵,鱼水情深”——坚持病人至上,增进“诚信度”,构建“和谐医院”
变被动为主动,培育服务兴趣并使之升华为一种责任。市中心医院紧跟患者诉求,大力倡导“知识服务”、“透明服务”和“延伸服务”等理念,增强医务人员的服务职责。医院制定了“全程无障碍”服务目标,对应诊服务体系和科室排班进行科学调整,在全市首创“无假日医院”,赢得社会普遍“好感”;加强门诊“窗口”服务,注重门诊流程改造,选派资深医师坐诊,设立机关干部值班岗,开展“一站式”服务,对残障人等特殊人群安排优先就诊,积极探索门诊专病诊治模式;促使护理服务由“满意服务”向“感动服务”转变;药剂、后勤部门统一了呼叫电话号码并建立了上收、下送制度,膳食科服务模式成为全省医院后勤服务“亮点”;医院定期开展门诊和住院病人意见调查,“侧耳听呼声”;通过降低医疗服务成本,减耗增效让利患者,有效减轻病人负担,门诊人均费用在全省38家三级医院中排名最后一位。医院先后获得“湖南省信用单位”、“衡阳市消费者满意单位”等称号。
在尽职尽责服务病人过程中,该院积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去年开展义诊活动51次,受惠群众7653人;收治手足口病人和筛查食用三聚氰胺奶粉婴幼儿工作得到省卫生厅好评;圆满完成了对口支援湘西花垣、新疆医疗工作和社区服务工作。在去年年初百年一遇的“抗冰灾”期间,全院医务人员在积极开展“自救”的同时,始终把医疗救护工作放在第一位,“120”不顾自身安危有呼必应,成功救治病人240名,受到社会广泛赞誉。5.12汶川地震发生后,该院先后派出10名医务人员参加抗震救灾工作,全院向灾区捐献善款13万元和一台救护车,1名队员获得“全国抗震救灾医药卫生先进个人”称号,5名队员在“前线”入党,9人被市政府授予“立功”。
由于历史的原因,市中心医院医疗用地狭小,成为影响病人就诊和制约医院发展的“瓶颈”。医院决策者站在对当代负责和对历史负责的高度,审时度势,综合论证,规划了医院基本建设战略“蓝图”。经市政府专题会议研究,同意将包括门诊综合楼、仁济新村、地下停车场、临江住院楼建设在内的医院改扩建工程列为衡阳市重点项目。医院新建的门诊综合大楼在293天内即完成主体竣工,仁济新村建设现已“上马”。为给病人提供良好的就医环境,他们还对外科大楼进行改造,更新了病房基础设施,对医院环境进行美化。在医疗装备投入方面更是不遗余力,新添了东芝16排螺旋CT、放射模拟治疗机等一批价值近2000万元医疗设备。
“不为良相,则为良医”,——突出人才优势,打造“赛马场”,构建“创业医院”
人才是医院谋发展的第一资源。医院以救死扶伤、防病治病、为人民健康服务为天职,医院要履行好这种神圣的天职,需要广纳“良医”。用发展凝聚人心、用感情沟通人心、用成就振奋人心,市中心医院在用人、选人、育人方面探索了一条新路子。
他们一方面对传统的人事制度进行“破冰行动”,对全部中层干部实行竞争上岗。制定了《竞争上岗实施方案》,按照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通过多项严格程序,公开选拔了近百名科室负责人,淘汰了18名原科室负责人,初步实现了干部队伍动态管理和“赛马”局面,产生了“鲶鱼”效应,营造了“褒扬先进,拒绝平庸”的创业环境。另一方面,对技术人才实施“迎春计划”,积极构建人才“洼地”和“磁场”,打造技术人才“银行”。调整人才引进思路及措施,将眼光瞄向全国知名高校,避免“近亲繁殖”,重点引进高层次、高学历、临床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医院从北京、广州等地引进了两名学科带头人、8名医学博士和30名硕士研究生,目前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了充分的作用。此外,他们还通过“赢在中层”、“引智”工程、“借脑”工程、“名师带徒”、评聘分离、设置专家岗位和专业组长等多种方式,不断地培养人才,合理地使用人才,科学地架设人才“梯队”,在全院广泛营造“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追求卓越”的氛围,带动了医院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学有专攻,技要创新”——抓好学科建设,整合“创造力”,构建“特色医院”
医院的学科技术不仅代表着医院的水平和特色,同时也决定着医院的竞争力和发展后劲。市中心医院根据患者健康所需和疾病谱所变,从医院建设全局出发,从面向未来的战略高度,把抓好专业学科建设摆在重要的议事日程上。
他们按照“提升基础学科,突出重点学科,强化特色学科”的原则,积极为特色学科发展提供支撑平台,成功创建了1个省级重点学科和多个市级重点学科,与美国雷曼基金会、香港儿健基金会联合组建新生儿重症病房,成立了肝脏肿瘤研治病区,积极筹建心血管病研究中心、肿瘤治疗中心和脑血管病中心,建成了一批特色突出、优势明显、群众信赖的拳头学科群。此外,该院抓住成为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这一契机,坚持“科教兴院”战略,攻关克难,推动创新,努力提高临床医学的科技含量,打造各专业的技术品牌。去年共开展了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复杂脑膜瘤摘除等新技术、新项目48项,在心脏手术、介入治疗、腔镜技术、显微外科、微创手术、危重病人抢救等领域填补了省内同级医院多项“空白”,获得市以上科研课题12项,申请省继续教育项目3项,人工关节技术和心脏介入技术在全市首获“准入”,成功举办了普外科、新生儿科、肿瘤介入等市级以上学术会议,在各类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
“仁心仁术,济世救人”,——强调责任文化,释放“软实力”,构建“品牌医院”
先进的医院文化彰显医务人员的价值责任,也是医院持续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医院价值责任观日益成为现代医院管理的核心原则和灵魂因素。市中心医院没有在百年文化中自我陶醉、固步自封,而是通过品牌维护和文化建设实现发展战略与责任承载的和谐统一。
他们通过医院文化的创新和建设,广泛开展“文化提炼” 和“价值观定位”活动。一是积极更新责任文化观念,大力弘扬“仁心仁术,济世救人”医院精神、“性仁、品卓、术精、知博”院训以及“爱院、尽责、敬业、奉献”核心价值观;二是大力开展医院文化主题活动,举行了“责任在肩爱在心”、“牵手孤儿”、“评选德艺双馨十佳医生”、“假如我是一个病人”大讨论等活动;三是充分利用医院文化活动载体,创办了医院历史上首张《院报》,建立了医院网站,编写了“责任”二字闪烁其间的80万字《仁济文化》读物,汇编了300万字2000多篇的《衡阳市中心医院论文集》,设立了包含医务人员职责和誓言的宣传标语;四是加强健康宣教力度,充分利用一技之长,积极实施医患媒三方联动,与媒体联合开办《急诊室》、《妙手仁心》、《博士之窗》、《健康处方》等栏目,开展心脏日、糖尿病日等活动,同时多角度、多渠道传播“百年仁济”的品牌形象,推出名医、名科、名家,增加医院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五是强调服务文化。规范医护礼仪,倡导电梯和病区文化,评选星级护士,打造“安馨家园”、开展“窗口”创优。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营建了职责共担、团队进取的氛围,增强了医院干部职工的责任心和执行力,提升了医院发展的“软实力”,推动了医院持续发展。
责任胜于能力,责任成就事业。“人人负责,上下同欲”。随着新的门诊大楼“芳颜”初露,随着医院与南方医科大学“并轨”成功,随着大江南北的高层次专家“橄榄枝”的伸来,随着“仁济人”肩负责任的“厚积”,市中心医院这颗湘江之畔的医苑明珠将愈发璀璨。
摘自《衡阳晚报》
2009.2.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