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动态
五一不停诊,健康有“医”靠——衡阳市中心医院全力推进门诊服务高质量发展
发布人:信息科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29日 11:53:02 预览:15

全媒体记者邓定蓉

图片10.jpg 

 

 

为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的问题,进一步优化医疗服务,改善群众就医体验,五一国际劳动节假期,衡阳市中心医院门诊服务全面升级,推行无节假日门诊,全天正常开诊,患者及家属可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选择就诊时间。这不仅是医院践行卓越服务的生动写照,更是其全面推进门诊服务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门诊是群众来医院就诊的第一站,在门诊就医的感受,直接关系到患者的诊疗体验和满意度完善预约诊疗制度、优化门诊流程、创新服务模式、改善就诊环境……衡阳市中心医院通过一系列优化门诊服务举措,促进学科联动协同发展,提升患者体验,让医疗服务更贴心、群众看病更舒心,医院高质量门诊服务迈入新阶段。

图片11.jpg 

流程再造:构建指尖到诊室的智慧就医新生态

以前看病要排队挂号、等检查、取报告,现在手机上就能全搞定。在医院门诊大厅,患者张女士向记者展示手机上的就诊记录,通过医院公众号,她不仅完成了分时段预约、线上缴费,连超声检查报告都实时推送到了手机端。这是该院智慧就医改革给患者带来的真实体验。

该院门诊办主任倪淑英介绍,医院不断完善门诊一站式服务中心服务功能,整合了预约服务、病历打印、投诉接待特殊人群接待、邮寄服务、残疾鉴定24个服务窗口,今年41日,医院又全面升级病案复印服务,推出“病案复印窗口正式进驻“一站式服务中心”及“病历邮寄到家”的服务功能,实现线上线下多渠道办理,不断简化患者就医办事流程。同时,通过推行挂一次号管3天、分时段精准预约AI智能导诊系统、实时监测门诊流量弹性调配窗口等举措,缩短了挂号、缴费、就诊、取药窗口等候时间。通过微信群、电话联系等方式,实行患者不动、医务人员动的门诊退费原则,实行退费一站式服务。

门诊大厅内,自助服务机与人工窗口互为补充,流动导医岗随时提供指引,就诊效率显著提升。智能自助机前,穿红色志愿者服装的党员志愿者正指导患者操作。请您先选择要预约的科室,再选择就诊时段。导诊员小陈帮70岁的王大爷预约就诊。

医院门诊自去年5月启动减窗口行动以来,窗口人员前移至自助区域,指导患者进行线上、自助机预约挂号,通过线上+自助+人工的三维服务体系,让2024年门诊平均预约诊疗率提高至43.04%,平均候诊时间缩短至22.1分钟。

在放射科候诊区,刚做完CT检查的刘先生惊喜发现,检查结束不到2小时,手机就收到了诊断报告。"“以前要专门跑一趟取报告,现在直接传给医生了。这样的变化源于医院打造的医疗信息高速路”——超声检查从预约到出报告时间缩短至30分钟内,内窥镜检查全流程压缩了40分钟,常规CT/MRI检查结束到出具结果时间缩短25.83%,门诊危急值通报时间缩短至≤10分钟常规检验结果出具时间≤4小时(如血常规、凝血功能、生化等),其中三大常规结果30分钟内出具率大于等于98%,生化结果2小时出具率大于等于95%

 

民生关怀:织就从治病到防病的惠民服务新图景

流程的优化让患者就医更便捷,在此基础上,医院更以为民惠民为落脚点,推出系列暖心服务。

422日,家住常宁市的患者李女士收到了市中心医院邮寄的中药包裹。此前,她因肝功能不全需定期乘车往返医院复诊开药,耗时费力。再也不用转几趟车赶路了,特别适合我们这些长期服药的人!李女士感慨道。

为破解患者奔波难的问题,该院推出了邮寄服务窗口,患者就诊后只需填写邮寄地址,药品、发票、证明、病历、CT影像资料、体检报告等即可通过快递直达家门,此举是深化便民就医的重要举措,真正实现患者不出门,服务送到家

为更好地满足老年患者就医需求,医院推行了一系列助老服务,为70岁以上老年人提供免挂号费服务,2024年全年为23万人次减免挂号费超两百万元,让尊老敬老从口号变成真金白银的实惠。积极解决各类数字化适老化改造,设老年专用自助机,在一站式服务中心设老年服务接待点,为老年患者提供就医指导、陪诊服务。在挂号、缴费、取药等窗口开设老年优先窗口服务,对门诊无障碍通道坡度予以降低、整平和加宽。

在妇产科门诊,记者注意到候诊椅上的靠垫,孕妇王女士正用壁挂式饮水机接着温水:这些小设计特别贴心。细微之处的便民措施遍布全院:在超声检查和妇产科门诊区域增设饮水机、候诊区候诊椅安装坐垫、卫生间安装手机架和纸巾等。

医疗服务不仅要治已病,更要防未病;不仅要救命,更要暖心。倪淑英介绍,医院通过微信公众号、LED屏、宣传栏、宣传手册、仁济健康大讲堂、进社区等多种方式和途径,结合各种疾病日等开展科普活动,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做到未病懂医,让医疗服务从治病防病延伸。2024年,组织开展仁济健康大讲堂活动18次,推出46第三届仁济科普大赛获奖科普作品进行宣传,发放宣传手册共5.2万余册,个体化健康教育3万余人次。

在筑牢基础医疗防护网的同时,医院紧盯患者需求,以特色专病门诊破解疑难病患者就医难题。

图片12.jpg 

专科破题:搭建多学科会诊的精准诊疗新矩阵

43日,医院肥胖与体重管理门诊正式开诊,内分泌代谢病科、营养科、中医科、妇产科、胃肠外科、康复医学科等专家联合出诊,构建起一站式精准诊疗平台,为体重异常特别是超重和肥胖患者,提供饮食及运动指导、药物、康复手术治疗服务。

图片13.jpg 

46日,医院收治了一位体重达340斤患者,BMI56.47kg/㎡,合并有高血压、高脂血症、脂肪肝及呼吸暂停综合征及2型呼吸衰竭患者。患者此前夜间甚至因呼吸暂停综合征需佩戴呼吸机改善缺氧症状。经完善术前检查及肥胖与体重管理专家团队开展MDT(多学科会诊)后,49日,成功为实施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术后12天复查显示,患者体重降至294斤,BMI降至48.83kg/㎡,未服用降压药物情况下血压恢复正常,夜间睡眠呼吸暂停症状显著改善。

图片14.jpg 

胃肠外科主任医师、专职减重专家周高介绍,团队2020年开展了全市首例精准袖状胃切除术、2022年开展湘南地区首例腹腔镜精准胃旁路手术,已累计开展10余例减重手术,手术量在衡阳市地区居首位。术后随访,胖友代谢综合征好转,绝大部分甚至达到痊愈,无需降糖药物、降压及降脂药物治疗,部分患者呼吸暂停综合征及多囊卵巢综合征明显好转。

新型门诊的拓展需要过硬的医疗质量作为支撑,医院通过多维发力筑牢服务根基。 除了肥胖与体重管理门诊,医院不断完善诊区服务功能,推进专科门诊精细化布局,还新增了早孕、炎症性肠病等专病门诊。同时,邀请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等知名专家团队来院坐诊、开讲座、手术指导等,提供特需服务,2024年共接诊特需门诊患者486人次,让家门口的优质医疗服务照进现实。

图片15.jpg 

质控闭环:锻造问题秒响应的服务提升新范式

近年来,医院通过创新管理机制、优化服务流程、强化人员培训等举措,全方位提升门诊服务质量,患者满意度持续攀升,医疗服务效能显著增强。

在院级月度质量安全会和门诊质量管理分析会上,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被逐项剖析。医院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筑牢门诊质量管理闭环体系,通过构建 "发现 - 分析 - 反馈 - 整改 - 追踪 - 固化" 的全流程闭环管理体系,推动门诊服务质量持续提升。

请保持微笑,要注意引导手势。SOP服务规范培训现场,礼仪导师正指导门诊窗口人员演练标准化流程。去年,医院加强服务培训,提升服务质量,不仅派团队赴南通附院、邵逸夫医院取经服务动线设计和创新管理经验,更邀请全国知名门诊管理专家仇永贵开展以服务为抓手 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沉浸式培训。

为更精准地捕捉患者需求,医院通过在门诊开展征求患者意见活动门诊卓越服务小组评选活动,改善患者就医感受,提高患者满意度。倪淑英介绍:我们不仅开展患者对医生、门诊窗口人员的满意度调查,还增加了门诊医生对医技科室的评价,不仅提升患者就医感受,同时提升医生坐诊的感受。她告诉记者,医院将创新实施医师驾照式积分管理制度,建立服务积分-绩效分配-职称评聘的联动机制,有效激发了医务人员的服务内生动力。

一位慢性病复诊患者表示:现在挂号更智能,导诊更清晰,窗口人员更贴心,半年时间,我见证了医院服务的蜕变。

五一门诊不打烊到日常服务的全方位升级,这种持续优化的服务迭代展示了公立医院的担当。门诊是医疗服务的第一窗口,未来,医院将继续聚焦患者需求,以智慧化、人性化、精准化为方向,追求卓越,让高质量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百姓。